销售中的沟通对于成交是非常关键的,其实沟通的形式很多,对于“面谈”这种不可避免的形式,你懂多少?其实首先,你得了解你的谈话对象,看看他是什么样的人。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内心方正,有些人内心圆滑,有些人对外方正,有些人对外圆滑。从这个角度考察,人呈现四种形态:内方外方,内方外圆,内圆外圆,内圆外方。“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和不同形态的人物交往,要用不同的交际之道。
一、对内方外方的人要诚实委婉
日常交往中,有些人直来直去,有棱有角,从而不太讨人喜欢。他们往往性太直,情太真,血太热,气太傲。
他们坚持是我的错,我就承认,决不东推西挡;是你的错,就是你的错,想赖也赖不掉。这种形态的人,便是内方外方的人。表里如一、秉公立世,是对这些人的美丽评价。
同这种形态的人物交往,一要诚实。内方外方的人不会口蜜腹剑,是个值得信赖、值得尊重的人物。如果对他们虚伪猜忌,往往会使他们产生强烈反感情绪,并且他们还会把这种不满表现在脸上,使你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扩大。
二要委婉。内方外方的人做事不灵活,言辞不变通,往往会使一些人陷入难堪境地,所以和他们交往,要注意婉转。当看到内方外方的人口无遮拦时,尖锐抨击时,要采用一个合适的方式转移主题,或者幽上一默,赞扬一句,巧妙地加以引导。
有位内方外方的大作家在如日中天的时候,接到一位青年的来信。这位青年说,要同他合写一部小说。大作家看后,心中有点生气,他在信中毫无保留地写道:“先生你怎么如此胆大包天呢?竟然想把一匹高贵的马和一头卑贱的驴子套在同一辆车上。”这位青年灵机一动,在回信的开头写道:“尊敬的阁下您怎么这样抬举我呢,竟然把我比作马?”
在信的后半部分,这位青年将自己的写作特长、潜力,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对青年成长的影响等等一五一十地写出来。大作家接到信后大笑起来,立即回信道:“您很有趣,请把文稿寄过来吧,我很乐意接受您的建议。”在这个事例中,青年曲解原意,幽默风趣,言辞诚恳,出奇制胜,说服了大作家。
二、对内方外圆的人要有礼有节
当直来直去会伤害别人自尊心的情况下,当有棱有角会使自己陷入难堪境地的情况下,当方方正正不能达到满意效果的情况下,有些人会采用圆滑变通的策略。
明明是正确的,应该义无反顾地坚持,但因为坚持的阻力太大,就违心地装聋作哑了;明明是错误的,应该理直气壮地驳斥,但为了一己私利,就压抑着默不作声了。
这些人,就是内方外圆的人。因为聪明强干,而又锋芒不露,喜怒不形于色,所以四平八稳,八面玲珑,在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中,亦往往游刃有余。
同这种形态的人物交往,一要有礼有理。内方外圆的人虽然表面随和,但内心却是厌恶粗鲁,仇视邪恶,无礼无理的人是不能和这类人结为至交的。如果想缩短同这类人的心理距离,就必须表现出你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交往心态。耻于见人、低三下四的言行举止,尽量在这些人面前少出现,如此,才能得到这类人物的认同。
二要有节有度。内方外圆的人,即使对他人相当反感,也不会把不满情绪表现在脸上,他表面上对你很友好,但他的内心究竟如何却使你捉摸不透。因此,同他们交往,要讲究分寸,把握适度,不要因为他的脸上挂着微笑,就得寸进尺,忘乎所以。
一位富有的华侨先生,想到贫穷落后的故乡考察办厂。接待他的乡长非常热情,先是请他到酒店小聚,先生抹不过面子,只好“入乡随俗”了。但他不擅饮酒,几杯下去,就面红脖组,摇头拒饮了。可是乡长为表达自己的“地主之谊”,于是说尽好词,劝其“再进”一杯酒。
这位先生不忘自己的谦谦君子风范,就勉强地多喝了几杯。酒后,乡长为表达自己的“好客之情”,力邀先生“OK”一番,本来不喜欢唱歌,但为了不伤及乡长的自尊心,便陪着他折腾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华侨先生留下了1000元钱,用以支付昨天的招待费,便离开了这块贫瘠的家园。乡长非常纳闷,他为什么会突然离开呢?是因为乡长不明白华侨的特点:内心方正,看不惯乡长的强人所难,对外却又圆通,不去当面指责,不丢自己风度。如果乡长在接待华侨先生一事上有礼有节,恰到好处,那结果又会怎样呢?
三、对内圆外圆的人要有板有眼
生活中,有些人长于研究“人事”,偏重于个人私利,该低的头就低,该烧的香就烧,该拉的关系就拉,该糊涂的事就糊涂,该下手时就下手。
他们遇到好事、露脸的事、有利的事,就去抢;遇到坏事、无名的事、无利的事,就去推。这种形态的人物,便是内圆外圆的人。与内方外圆的人不同点是,他们一般不会同情弱者,救济穷人,甚至为了私利,还会算计人,歪曲人。
同这种形态的人交往,要有板有眼。由于他们内心深处,并无什么必须遵守的做人规则,所以,可能干出表面华丽亮堂、实则损人利己的伎俩。对他们的不当做法,应该明确指正,不要因为太爱面子,便不好意思将实情说出口,使自己受委屈。
另外,与内圆外圆的人合作,要有所保留,有所提防,不要过于相信他们。内圆外圆的人非常清楚自己的缺点,所以也害怕别人不讲义气,不守诺言。因此,和这样的人打交道,要清楚地示意他们:如果你讲信用,那么我就守诺言。在这种做法引导下,能够使他们在正确交际规道上行驶。
四、对内圆外方的人要灵活变通
有些人张口是人民利益,闭口是党纪国法,但肚子里却装的是男盗女娼、个人私利。这种人在领导眼前、群众面前浑身都是一派正气,但自己心里却非常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这样形态的人,便是内圆外方的人。
因为搞言行两张皮,玩弄两面术,所以极具欺惑性。生活大舞台上,他们是出色的演员。罩着金色光环的贪官,披着华丽外衣的恶人,就是这种形态人物的典型代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对他们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同这种形态的人物交往,要灵活变通。由于他们嘴上一套,心里一套,所以和他们打交道,既不能不听他们说的,又不能完全相信他们说的。如何交往,运用什么策略,采用什么方式,说出什么内容,要根据当时情况灵活变通,切不可被他们的“精彩论述”迷住了双眼,进入了死胡同。
与这类人交往,首要的任务是根据各个方面的信息,分析出他的真实内心,然后再对症下药,巧妙引导。如此的话,就能够把他们带到正确的交往轨道上来。
前面讲了如何与内方外方,内方外圆,内圆外圆,内圆外方这四种个性形态的人的交际方式,虽然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但是实际生活中这些人还是一些共性。作为对于营销人员要学会赞美,让客户在优越感中进行谈话。
犹太人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唯有赞美别人的人,才是真正值得赞美的人。”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往往容易注意别人的缺点,而忽略别人的优点及长处。因此,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由衷的赞美,就成为做人难得的美德。
赞美别人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使自己的目的或工作得以顺利实现与顺利完成的一种方法。客户会因为你的赞美,而对你心存感激、产生好感。要知道,大部分客户都过着平凡的日子,难免要承受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他们都想尝试一下优越于别人的滋味。
对那些销量好的、能积极配合公司各项工作开展的客户,营销人员应学会肯定和赞美他们的工作,在可能的情况下,由公司给予适当奖励,让他们产生优越感,从而提高他们的销售热情、信心。
客户的优越感被满足了,营销人员与客户间的距离就会拉近,能让双方的合作关系向前迈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