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河南社旗:赢在丝绸之路大市场

河南社旗:赢在丝绸之路大市场

2017/8/15 9:30:00

2016年12月20日,河南省社旗县民兴茧丝绸有限公司生产的蚕丝被销往俄罗斯。这是民兴茧丝绸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后买卖全球的第一单海外业务。

民兴茧丝绸在中国茧丝绸领域的桑蚕种冷藏浸酸、省力化养蚕、桑柞丝绵精炼和制丝污水深度净化等处于领先。走进民兴茧丝绸有限公司,干净宽阔的厂房,紧张忙碌的工人,有条不紊的生产线,一派繁忙的景象。

古丝绸之路的新故事。社旗县丝绸之路文化遗存非常丰富,赊店镇曾经被丝绸之路专家确认为古丝绸之路之水旱码头。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现存的古镇衙、厘金局、古码头遗址得天独厚彰显了南船北马、丝绸之路、万里茶路曾有过的辉煌,古码头也是古代商业的命脉所在,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经陆地丝绸之路路过中原赊店时曾说,“中国中部一个地方叫南船北马、帆樯如林、挥汗如雨、车骑千乘、奇货如山”,马可波罗的四句话记录了赊店码头船连船,白天千帆过,晚上万盏灯繁荣的商业码头景象;2001年卢福堂毅然割舍市里温暖的小家,辞去公职、带领几位得力精英,注册成立了河南省民兴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了艰难的二次创业,决心用心血和汗水、亲情和科技来报答故乡人民的养育之恩。5年的栉风沐雨, 投资1500多万元,在整合了当地蚕业资源的基础上,以饶良镇为中心、以蚕业产业化为载体,以“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科技+市场”模式,建成了集技术培训、育苗、制种、小蚕共育、蚕茧收烘为一体的万亩优质蚕茧生产基地,植桑养蚕为当地群众搭建了一个致富平台,并全程为蚕农提供产前物资种苗供给、产中技术服务和产后保护价收购,解决了农民的种难、养难、卖难问题,解决了企业的原料、质量、供给问题,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谐共融、原料保障。2005年桑蚕基地成规模后,为了拉长产业链条,安排当地贫困农民工就业,卢福堂又投资6000多万元在该县产业集聚区内征地100亩,建设了绢纺厂、缫丝厂和蚕丝被加工厂,安排210名当地农民工就业,如今,民兴拥有2个省级研发平台、生产工艺全国领先、产品质量世界前茅。

卢福堂信心满怀的说,回乡创业历时了15年,企业由小到大,眼下,在三版上挂牌上市,,结束了国家级贫困县社旗县没有上市公司的历史,这只是个起点,公司正在围绕住茧丝绸这个主线做大做强,扩大规模,并购重组,争取在2020年主板上市成功。

“在如今综合且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下,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难以分开,社旗县不仅要开拓后者,还应积极开拓前者市场。社旗县委书记余广东如是说。(郭建刚供稿)

(责编:常力元、杨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