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好经营方向
在门店经营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几个人合伙办企业,却总不能完全信任对方,相互认为对方工作有问题,导致有劲使不到一块,最终落得一拍两散、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优秀员工却在不断离职,成为新的竞争对手,让经营者头疼无比,自己经营门店辛苦了许多年,店面的名声也很大,但最终却仍然只是一家店而已?
门店经营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局,作为经营者究竟该如何让门店良性发展?本文从发展平台的角度来分析门店经营中应该如何设计发展思路。
约束门店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经营者的管理思路,门店的投资人大多数属于创业阶层,很多人并不具备企业经营的大思维,只是将自己放在一家店面的角度来经营,无论是处理事务还是管理店员,都脱离不了家长的思维,跳不出集权思路,通常情况下影响门店发展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平台小,员工兴趣无法持续
受门店规模限制,很多在门店工作的年青员工看不到自己的发展空间,长时间呆在一家店里工作,既使薪酬待遇很高,也满足不了员工的发展野心,毕竟每个员工都希望自己在一家有前景的公司工作,所以门店经营者能否给员工打造发展平台也成为关键要素,别被员工当成跳板,否则就得不偿失了。
建立发展战略,让员工看到前景
麻省虽小,五脏俱全,同样,作为店面经营者,必须要建立清晰的发展规划,让员工能清楚的看到店面的发展前景以及他们个人的发展空间,而不是让员工在店里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
发展战略并非只是企业需要做的,门店的经营同样需要战略的指导,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未来三年内要做到什么效果,达到什么规模,采取何种经营模式,只要战略清晰了,员工在门店工作才有发展的希望。
发展战略是经营者必须要面对的话题,不要以为门店不需要规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惨烈的竞争无处不在,也许今天你还是一家名店,明天就被另外一家对手逼的关门大吉了,所以门店的战略也是经营者要面对的核心工作。
扩大产能,提升服务价值
经营中,部分年代较老或定位较高的门店存在死扛高价的误区,想当然的以老字号、有个性自居,宁肯抱着高价没有销量也不愿将身价放低吸引客流,这是一种严重的经营误区,这种误区来源于经营者守旧传统的思路所影响。
门店经营其实与企业经营完全一致,如何扩大规模,增大产能才是经营者必须要考虑的重心,现代市场竞争已完全别于以往的情况,具备商业思维的创业者越来越多,这类人通常具有设计商业模式的能力,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刚入行不久的新人经营的门店会迅速发展成为数量庞大的连锁型门店企业。
经营者要切记增大现金流的核心,可以尝试通过战略性亏损,或设计快速发展的商业模式等形式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增大单店产量,扩大现金流来源,并且根据发展规划,配合相应的人力资源架构,来快速占领市场,取得市场的话语权,当门店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真正获得安定的市场竞争力。
门店作为企业直面消费者的终端场所,正在被无数企业慢慢导入自营规划,企业里的各种人才储备与招揽具有强大的优势,所以门店经营者必须强化自身能力,通过有效的市场扩张来化解愈来愈强的竞争风险。
合伙制门店,股东不参与管理
合伙制的门店也比较常见,在中国的合伙店,因为不清楚合伙制经营的利弊,而导致很多合伙店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一拍两散,股东之前也闹的一塌糊涂,具体的原因不再叙述,只是在这里说明一下合伙制门店或企业的主要操作模式,作为合伙制的创始股东,绝对不可以在一起共事,也就是说合伙制的门店里不能出现两个以上的创始股东在工作,这是合伙制的必要条件,否则必然会出现负面因素而导致最终的不良结局,因为股东的思维方式与意识都不相同,如果在一起做事,时间一长每个人都会对其它股东的做事风格产生异议。
合伙制的门店管理必须聘请专门的职业经理人来打理,为其配备合适的组织架构来扶持,创始股东主要负责提供资源、重大决策拍板即可。同时创始股东团队的构成必须要配备不同能力的人来组成,例如懂营销、管理、战略等不同的类型,才能为后期的门店发展提供必要的思路支持。
经销商要知道应该经营什么
当前的中国市场经济构成中,经销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上面是生产厂家,下面是零售终端。经销商既可以牛哄哄地讲“缺我不得了,少我渠道就不通了。”又不得不忍受着两头受气的境地。大品牌压你利润,要你渠道,管你团队,提你任务,自家难受自家知。核销费用更是痛苦。小品牌销量低,变化大,也不是个曲子。而终端也不买账,要返点,要促销,要退货,要海报,简直无所有要,大终端调价累死,结款气死。大多数经销商在“奴颜婢膝地活着”即使偶尔发个彪,也不得不再换个对像对继续“奴颜婢膝”!真正牛气冲天的经销商也不是没有,就是少点,怎么样才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呢,笔者认为,经销商要知道应该知道经销什么?这是重点,不是废话!
有人说当然是产品,当然答案不是那么简单。卖货不是高科技,卖好货,货卖好,货卖的利润好,前途好,心情好才是真的好!
第一经销商要经营自己公司的品牌。
经销商一般的定位是品牌服务商,给人家做嫁衣。理是这个理,但你自己没有强大的品牌实力,你只能给普通人做嫁衣,哪个明星,哪个公主绝不会去找你做嫁衣,当真有大腕找你时,你一定是个品牌经销商。一个经销商不注重自己的品牌,不注重自己的信誉,不注重自己的行为,不注重自己的名声,最后就是别人也不注重你本身。经销多年,也就开个车,送个货,吹点小牛,赚点小钱的资本积累。
第二经销商要经营好自己的渠道。
大家都愿意傍大款,依高枝,找强的联合。经销商最有用的就是渠道,自己的网络就是财富联络图。你经营自己的网络就如同蜘蛛织网,稳坐中军账,自有敌将投。如同你的网络差,终端少,关键时候不提气,那你就没有竞争优势,也没有被人看强的可能,被别人看扁了,好事离你越来越远。
第三经销商要经营好自己的人脉。
厂家用你的渠道同时还要利用你解决一些不可能不发生的事情。你要有很好的经营有人脉能力,否则一用事儿就打挺,没有担当,没有责任感,在厂家的地位也会下降,会不断地被弱化。经营人脉好的经销商,说话的份量就重,公司领导也会支持力度加大,因为你会为他们分忧。所以经销商不仅要低头拉车,还得拉人同行。
第四经销商要经营好自己的财务。
钱要足,账要清,厂家喜欢你的眼睛才能亮晶晶。天天缺钱,账账混乱,上游脑袋疼,下游出冷汗,哪个还愿陪你干?管不好自己的财务,那么会影响公司的品质,影响企业的素质。所以公司可以小,账务必要清,资金流一定要好,哪怕小倒腾,也要体现出不差钱的精神,否则厂家会不断地找替代者,你的前期工作就废了。
第五经销商要经营好自己的团队。
钱不缺,人再强点,经销商也一样有春天,也许还是春光灿烂的。现在讲究团队,不是团伙,其实经销商第一步就是建立起自己的团伙,有时团伙比团队还实在,团伙透着亲热,也不失秩序,且关联度高。我们是一伙的,利害相关。你没有自己好的团队或团伙,那么成长不谈,早晚还会回到夫妻店。让别人帮你赚钱的好事你都搞不明白,那么一定难以负之大任。
推广活动
寻找合适的主题,找到小区推广活动切入点
推广活动的初衷是希望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沟通,介绍行业、品牌、商家最新的优惠政策,一方是扩大销售,一方是业主们通过在活动中的参与及互相讨论、人气的聚齐,营造邻里和睦的小区氛围,共建和谐社区的大主题。在城乡一体化推进的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度及不信任的风气盛行的今天,不论是小区物业经营方,还是业主消费者,都普遍对小区推广活动持反感、不相信的态度,尤其是业主维权意识的提高,对物业管理方私自经营原属于业主群体共享的公用场地、电梯间等行为深恶痛觉,更是对小区杂乱无序、环境喧嚣等管理很反感,给我们的小区推广活动无形中提高了进入门槛。在此种情形下,以往的那种生搬硬推活动形式更需要换一种主题切入,在我们进入之前更要好好反思的是该以什么主题切入才不生硬、不会引起业主很大的反感,当然任何一种形式都不能令所有人满意,只是希望我们的活动形式能寻找到恰当的软着陆主题和方式。比如,小区家用电器商家在进驻小区以服务为主,不销售,例如:空调商家,在活动期间,假如有新入伙业主在新居装修时,有旧空调需要拆装,可以提供免费拆安装一套空调,并制定一套低于市场的优惠政策吸引业主,享受了我们的免费服务,又了解到低于市场的产品价格,当然会选择关照我们的生意,通过服务带动销售;又如,在小区物业举办元旦迎春、中秋等活动以礼品形式赞助,并适时宣传优惠政策;再如,在活动时,可以通过楼盘售楼情况,以各种形式结合开发商营销主题带动销售,如:购楼抽奖送xx,购楼送xx(商品厂家所在地)二日旅游等等,总之,在小区推广活动进驻,寻找到合适的主题,才能顺利切入到与小区业主面对面沟通的良性互动,提升小区推广活动的效果,此外联合各行业优秀品牌联手一起进驻效果相对更佳。
无声胜有声,细水长流见诚心
有道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小区推广活动亦是如此,以前更多的活动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进行,一场狂风暴雨的短期推广活动下来,往往收获颇丰。但时至今日,信息度高度透明、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需要的是一场接一场的持续开展,通过服务、专业化的形象拉近与小区消费者的距离,人更要需要的是心理认同不是需要被营销。在小区里,我们不需要大声推销,不需要声嘶力竭的呐喊,我们需要的是可以帮力所能及的忙,建立与业主如邻里般的关系,与物业、清洁工、保安等处好关系,一瓶水、一根烟往往能告诉你很多信息,帮我们很多忙,认认真真做好一个点,沉下心去挖掘点点滴滴的销售,从而真正带动小区推广活动的发展,仅是片面之词的主观浅见,没有面面俱到,望各位同行朋友指正,最后衷心祝愿大家都能做好小区推广!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 |
微博: |
|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图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