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凯盛人,秦瑞岗常说,企业里的人都是一家人。当企业把伙伴和员工都当成家人,大家也会把企业当成家。无论在生活或情感方面,只要企业能想着“家人”,都能为“家人”做些事情,开个好头,让他们在企业的实际行动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相信他们一定会看到更多的希望。
\u00A0\u00A0\u00A0\u00A0【慧聪纺织网】凯盛家纺从今年年初以来,一直在做终端网点的管理和团队建设工作,全国各地的终端市场都将在这一拉网式的系统化培训活动中跑起来。就秦瑞岗本人而言,用“和时间赛跑”这几个字来形容他最近的日程安排再恰当不过了。
\u00A0\u00A0\u00A0\u00A0回想这二十多年来精心缔造的家纺商业蓝图得以一步步实现,秦也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要成就家纺行业的大品牌,依然任重而道远。
\u00A0\u00A0\u00A0\u00A0走稳每一步加快一小步
\u00A0\u00A0\u00A0\u00A01984年,秦瑞岗独自一人来到沈阳摆地摊做买卖,并因经营有方,生意越做越火,不久便进了当地的商场。正当生意越做越有样子的时候,有顾客反映他卖的床品质量不稳定,因为那个时候秦都是从别人那里拿货来卖,质量参差不齐,当然就无法保证。于是,秦便萌生了自己办厂生产床品的打算。
\u00A0\u00A0\u00A0\u00A01987年,国家政策允许私人办厂,秦就怀揣着在沈阳淘得的第一桶金回到海门,租用海门镇政府400多平米的简易厂房,并在叠石桥市场找了一个小门面,雇佣十几个工人,开始正规化运作起来。这就是凯盛家纺最初的雏形――海门凯盛绣品公司。
\u00A0\u00A0\u00A0\u00A01996年,正规化的生产流程使得凯盛产品质量,在当时的市场上一直保持稳定上升态势,同时也为凯盛品牌赢得了很好的口碑。而这时,秦的工厂已经由一个十几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为拥有一百多人的家纺生产企业,而且在生产和销售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u00A0\u00A0\u00A0\u00A01997年,当同行都还在磕破脑袋,往竞争愈显激烈的叠石桥市场挤的时候,秦瑞岗超前的品牌战略意识,已经开始将凯盛品牌融入了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成为南通家纺到上海注册品牌最早的家纺企业。回忆起凯盛品牌落户上海之初,秦说,主要是考虑上海这个城市的区位优势,肯定有利于产品的市场拓展,扩大品牌知名度。在这方面,凯盛做到了比别人快一小步。
\u00A0\u00A0\u00A0\u00A02000年,当秦瑞岗还在为品牌如何进入发展快车道而苦思冥想时,深圳的家乐福和麦当劳给了他深刻的启发。凯盛品牌能否也学他们,实施“特许加盟连锁经营模式”呢?。秦属于下定决心就要立即执行的人。因此,11月份,凯盛决定实行加盟连锁经营。在实施“特许加盟连锁销售模式”之初,凯盛便建立了自己的市场、研发、销售等部门,为“特许加盟连锁销售”这一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支撑。
\u00A0\u00A0\u00A0\u00A0系统化管理品牌化腾飞
\u00A0\u00A0\u00A0\u00A0建立了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后,凯盛开始进入飞速发展的超车道。
\u00A0\u00A0\u00A0\u00A02004年,凯盛家纺办公基地正式迁往上海。其实,凯盛早在04年之前,在上海就有一个办公场所――一间几乎只能容纳十几个人的简易小屋,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当公司搬进中期大厦时,凯盛的中层管理团队已发展到100多人。
\u00A0\u00A0\u00A0\u00A0随着国内家纺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到这场财富角逐的游戏中来。而此时,秦就开始意识到市场发展的不成熟,必将为少数企业提供短期逐利的机会,未来的3-5年,竞争必会让更多劣势企业惨淡出局。企业要想成为未来家纺市场的主宰者,必须具备真正的核心优势和战略眼光。虽然家纺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但真正形成规模和优势的企业并不多见。
相关阅读:婚庆送礼全攻略 大红色床品家纺(图)只要300元上的床上用品家纺 绝对物美价廉(图)家纺小常识:如何挑选新房子里的窗帘秋冬高贵床上用品家纺 凸显皇家精致风范(图)植物条纹的床品家纺 田园风格家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