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在线
家纺在线
家纺在线 > 家纺资讯 > 红豆薏米真的能祛湿吗?

红豆薏米真的能祛湿吗?

红豆 

小满一过,天气渐渐炎热,湿气渐重,不少人为了祛湿,天天都用红豆薏米煮水喝。而一些红豆薏米汤的替代品“红豆薏米粉”也随之流行起来。一些商家宣称红豆薏米有“祛风除湿”的功效,销量可观。但也有网友提出,与红豆相似的赤小豆才具备“祛风除湿”的功效。

我们调查发现,目前市场销售的这类产品,普遍使用红豆作为配料,很少看到赤小豆的产品。专家也指出 ,在祛风除湿方面,赤小豆确实比红豆强。

红豆口感比赤小豆更好

我们在淘宝上输入关键词“红豆薏米粉”,出现了很多在售商铺。其中销量最好的红豆薏米粉,月销达到95464笔。“远离湿态,你还在为湿态烦恼吗?你与女神的距离,只差一杯红豆薏米粉而已”,这是商家在宣传页面上打出的广告。

我们看到,红豆薏米粉的配方是红豆、薏米和冰糖,一罐600克,活动价为33.9元。而其它品牌的代餐粉,也多以罐装为主,价格从30至70元不等。他们大都宣称红豆薏米粉不仅可以祛风除湿 ,还有助于治疗身体虚胖水肿,频繁冒痘,体质差容易感冒等疾病。个别商家还推荐了各种吃法:“营养早餐,直接冲泡;健康晚餐,搭配苹果;冲牛奶、豆浆……”

我们注意到,在评价栏,有顾客不仅贴上了好评,还配有很多照片和视频,内容大多是包装好、味道不错之类的。但这款产品否能起到“祛风除湿”的效果,几乎没有顾客提到。

当我们问及他们的红豆是否指赤小豆时,该客服解释,他们的产品使用的是东北红豆而非赤小豆。“红豆不仅有利尿祛湿的作用,还可以补血,口感也比赤小豆更好,祛湿更加温和,对于食补养生也更加有益。”该客服说。

随后,我们又咨询了不同品牌的多家网店,只有个别商家声称自家商品的配料中是赤小豆,绝大部分都是采用红豆。

中医配方基本以赤小豆为主

那么,我们平常说的“祛湿第一神汤”——红豆薏米汤里的红豆,到底是什么豆呢?

据市中医医院中药房兼制剂室主任王国军介绍,红豆薏米汤里的红豆一般是指赤小豆。在祛风除湿方面,赤小豆比红豆强,中医祛风除湿的药方中也是以赤小豆搭配薏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因为赤小豆和红豆外形比较相像,所以有些市民在选择的时候,会将两者混淆。

从外观看来,赤小豆个头比红豆小,比较细长,产量比较低,多用于中药材。红豆又称相思豆,产量比较高,多为农作物种植,营养成分相对来说,稍微高一点,对于美容养颜来说,可能会有效果,但是在祛风除湿方面,赤小豆的效果比红豆好。“中医配方基本以赤小豆为主,红豆基本用于食用。”王国军说。

赤小豆质地坚硬,难以煮烂,如果要与粳米同煲,则应该先把赤小豆煮烂后,才加入粳米。而红豆比较圆,煮完之后,红豆会变软。

除此之外,红豆薏米汤的薏米在挑选的时候,虽然没有“长得像”的干扰,但是市场上的薏米容易存在伪品,如用草珠子、高梁、大麦的种仁冒充。王国军说,正品的薏米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而三类伪品偏小。

食材选好以后,要怎么吃才科学呢?

从性味来讲,赤小豆、薏米偏平、偏凉,具有清热解毒、排脓的功效,所以如果使用赤小豆、薏米对于湿热困阻、湿热下注的情况是有效果的,但是湿邪产生的原因不同,使用的祛湿方法完全不同。

赤小豆薏米汤被广泛用于祛湿,每个使用者都说自己“湿气重”,却不知道这种“湿气”从何而来。从临床上看,目前多数人的湿邪易生难消,与自身阳气不足有关。赤小豆薏米汤中,赤小豆、薏米的性味都是偏凉的,久用会损伤阳气,而阳气不足是不利于湿邪的祛除的。因此,不辩证就长期喝赤小豆苡仁汤,很有可能没有效果。

实际上,中医根据湿邪产生的原因不同,使用的祛湿方法是完全不同,简单来说,包括淡渗利湿、温化寒湿、芳香化湿、健脾燥湿、清热利湿等。非专业人士很难辨识湿邪的属性,因此,王国军建议那些怀疑自己湿重的患者,最好找专业医生咨询,更有针对性地调理。

从生活入手 谨防湿邪入侵

进入夏季,除了用红豆薏米汤祛湿外,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的饮食等方面加以保护。

在饮食上,宜清淡,少油腻,以温性食物为主。可以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蚕豆、扁豆等豆类食物,健脾除湿益气;冬瓜、黄瓜清热利水;薄荷、茯苓、薏米等药食两用的食物泡茶、煮汤或熬粥,清热渗湿兼具。

进入夏季之后水果种类多样,吃的时候也应该分清寒热属性。像樱桃,热带的龙眼、荔枝和芒果等水果,偏热,爱上火的最好少吃;不过火龙果和山竹是凉性的。西瓜、梨和葡萄偏凉,能滋阴,但吃多了伤胃;桃子平和偏温,但也不能吃太多。实际上,苹果、西红柿、猕猴桃和柚子等都是比较平和的水果,如果实在分不清楚水果的寒热属性,可以考虑多吃这些水果。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 ,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