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的全国基层公安文化工作座谈会上传来喜讯,黄山市黟县公安局与全国40个基层公安机关一道被确立为了“全国基层公安文化工作示范点”。
而获此殊荣的,在安徽省也仅此一家!
公安文化是塑造公安队伍“精、气、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民警综合素质的核心动力。近年来,黟县公安局把公安文化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1136”文化育警工程(即一个文化体验中心、一个心理健康中心、三个亲民互动载体、六大特色阵地)为载体,通过“贯穿一条主线”、“融合两项机制”、“把握三大特点”、“立足四个打造”,探索出了一条极具地域特点、时代特征、与现代警务机制相契合的文化育警励警强警之路。
贯穿一条主线,提升公安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而公安事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公安文化软实力来支撑。
为此,黟县公安局党委早在2012年就明确提出:“要在坚持政治建警、依法治警的同时,大力倡导文化育警、文化励警、文化强警,提升公安文化软实力,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黟县公安队伍建设新路子”。该局按照《安徽省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规范》要求,围绕“突出时代精神、传承地域文化、彰显公安特色,促进队伍建设”这条“发展公安文化软实力”主线,制定了“黟县公安文化长远发展的五年规划”,并在全省率先推出了建设“1136”文化育警工程举措。
公安部、省公安厅、黄山市政法委、黄山市公安局及县委、县政府等各级领导对该局以“发展公安文化软实力”育警励警强警工作理念予以了充分肯定,其中,省政府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李建中,常务副厅长许刚,副厅长赵强,市政法委书记吴文达,市公安局长王革等,曾先后深入黟县公安局开展公安文化建设调研和工作指导,他们对黟县建设“1136”文化育警工程寄予了殷切期望,并给与了大力支持。
融合两项机制,扩大公安文化“影响力”
公安文化建设,理念要先行,但机制保障更是关键。
为此,该局创新推出了“党委牵头、政工组织、部门配合、全警参与”的组织机制和“一所队一特色,一民警一爱好”的文化培养机制,“双制融合”实现了“1136”文化育警工程建设的有序推进。上下齐心、全警参与,不仅使该县公安文化建设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和浓厚氛围,而且促进了公安文化社会影响力的逐年提升。
“党委牵头、政工组织、部门配合、全警参与”的文化育警综合领导办事组织机制是在2012年确立的。以公安文化体验中心项目建设为例,该局党委就曾先后进行8次专题研究、10余次工作推进部署,带头捐赠30余件展品、鼓励带动离退休干部捐赠20余件展品,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达226万余元。自该中心建成以来,就已有公安部、省内外20多个地市公安机关领导,离退休、新入警的公安民警,人大政协委员、党校学员、中小学生等200多批次、3000余人前来参观考察,该局也先后被省厅评为“安徽公安警营文化建设示范点”,被市县有关部门命名为示范职工书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党校法制教育基地等。
创新实施“一所队一特色,一民警一爱好”的文化培养机制,该局将全局文艺骨干、爱好者进行编组,组建了体育、摄影、书法、文学等多个兴趣小组,定期组织开展篮球比赛、摄影大赛、文学讲座等活动,寓教于学、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凝聚警心。在此基础上,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公务员招录计划,引进播音主持和中文、体育、心理咨询等专业的专门人才,培养具有潜力的爱好者。近年来,该局先后有36位民警在“民生杯”职工羽毛球比赛、全县趣味运动会团体、“古黟颂·中华情”朗诵比赛、环城长跑、“两学一做”演讲中喜夺桂冠。同时借助“110宣传日”、“警营开放日”、“特邀监督员会议”等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警风警纪监督员、党校干部学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公安文化体验中心,增强了警民互动、扩大了公安文化影响、提升了公安工作知晓率和美誉度。
把握三大特点,强化公安文化“锤炼力”
把握“时代特点”,唱响文化自信主旋律。中华文化孕育了胸怀天下、以民为本的家国情怀,是文化自信的根基。该局大力倡导并塑造警营文化自信,用公安工作实践过程中孕育并形成的忠诚文化、英雄文化、法治文化、廉政文化、执法为民文化来夯实该局警营文化建设根基,以此提升整个队伍“守护平安”工作战力。2012年以来,该县群众安全感、对公安工作满意度调查始终位居全省前列;2015年度全市绩效考核排名开始进入全市前三;县局多次被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被县政府荣记三等功、班子被评为“好领导班子”。
把握“古黟特色”,拉响徽文化集结号。徽文化是我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其独特的地域特征、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形式内容,使其成为可供黄山公安人继承和吸收的精神资源。黟县作为古徽州重镇之一,有着天然的徽文化土壤。黟县公安局在公安文化体验中心、文化走廊、廉政墙等文化阵地设计上,巧妙运用了徽派建筑的设计风格,收集了一些徽州名人典故、警言警句,为促进公安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增添了新的教育视角。在“润物细无声”徽文化熏陶下,黟县公安干警的工作作风更加优良,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工作自豪感、使命感得到了显著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升。
把握“公安特质”,吹响警营队伍先锋曲。警营文化是公安机关的组织文化,是由全体公安民警共同享有的一种价值体系,具有导向、规范、凝聚和激励四大功能。该局充分发挥警营文化特有的功能,努力打造“忠诚敬业、文明亲民、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优质警营文化,培育具有新时期良好人文精神、凝聚力高、战斗力强的高素质警察队伍。近年来,该局已有10个单位、专案组,23位民警分别被省厅、市局记二、三等功,14个单位、100余人次先后获得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社会团体表彰和授予荣誉称号。
立足四个打造,展现公安文化“亲和力”
文化体验中心被打造成了黟县公安宣传“主战场”、心理健康中心被打造成了舒缓民警工作压力“减压室”、三个亲民互动载体被打造成了和谐警民关系的“润滑剂”、六大特色阵地被打造成了全县公安民警提升精气神的“补给站”……随着“1136”文化育警工程的建成,黟县公安文化育警励警强警之路越走越宽广,其展现的公安文化“亲和力”,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关心、关注、关怀黟县公安事业。
打造公安宣传“主战场”——建成了设有“公安陈列室”、“中国近代警察史料展示厅”、“廉政文化长廊”、“外警徽章墙”、“励志墙”、“公安杂志展示墙”等版块、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的黟县公安文化体验中心。该中心中的“公安陈列室”共分领导关怀、守护世外桃园、平安画里乡村、大爱赢得民心、共筑平安未来五个主题,各主题设计新颖、寓意深刻,以珍贵实物、历史图片、文字介绍、多媒体演示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和讲诉了黟县公安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展示了黟县公安实施“主动警务、创新警务、规范警务、信息警务、形象警务”五大警务成果,彰显了人民公安为人民、警民和谐一家亲的良好形象。“中国近代警察史料展示厅”则全景展示了中国近代警察各阶段的警政建设、警种职能和警察教育发展阶段,昭示着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廉政文化长廊”通过百位名人的廉政名言,警醒全体民警忠诚履职、廉洁奉公。“法治文化墙”汇集了古今中外100余位法治名人经典语论,从法理溯源的角度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公安民警学习法律的兴趣。黟县公安文化体验中心的建成,使忠诚文化、英雄文化、历史文化、法治文化、廉政文化浑然一体,开启了一扇为世人展示黟县公安风采的窗口,升起了一面凝神聚气、激励斗志的旗帜,写就了一部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
打造舒缓民警工作压力“减压室”——建成了黟县公安心理健康中心。该中心不仅拥有心理训练室、心理咨询室、心理发泄室、户外拓展训练场等硬件设施,还组建了一支心理健康工作团队,包括二级心理咨询师1名,三级心理咨询师2名。2015年“93”安保,2016年杭州G20峰会期间,以及每年的春节、端午、中秋小长假、“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广大民警都需连续作战、难得休息,容易滋生厌战疲战情绪。每到这时,县局都会及时安排民警进行心理疏导训练,通过必要的心理干预,有效舒缓了民警的心理、工作压力。2017年5月,该局又与黄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建立了警民合作关系,引进心理学专业教师,定期参与对民警的心理辅导和疏导,进一步了提升黟县公安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打造和谐警民关系的“润滑剂”——建成了《每周治安播报》、黟县公安微信微博、警民社团群体三个亲民互动载体。其中,《每周治安播报》是与黟县电视台合办、周四首播、周六重播,由民警直接出镜担任主播,向全县人民报告一周治安状况、分析治安形势、宣传交通法规、提供便民利民措施,该栏目开播以来已累计录制179期。黟县公安微信、微博则通过时时更新,定期向全县人民发布社会治安动态、道路交通信息、在线与群众游客交流、接受投诉或求助。先后建立了“公安篮球、羽毛球兴趣小组”、“警察摄影艺术兴趣小组”、“黟县警官户外运动活动群”等多个警民社团群体,通过文体活动进社区活动,吸引带动了广大群众和民警家属的共同参与,增进了警民之间的鱼水情。
打造提升民警精气神的“补给站”——建成了《黟县警方》杂志、黟县公安文化讲堂、图书室、健身房、荣誉室、文化长廊等六大特色公安文化阵地。其中《黟县警方》杂志是2012年创刊的,由民警自编自创,现已升级为电子版,在公安内网和互联网发布,是全市公安机关第一份电子杂志。该杂志集文、图、声于一体,融法律性、理论性、文化性、可读性于一身,以全新的视角展现全县公安民警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工作成效,该杂志设有“公安要闻”、“回眸往夕”、“每期一星”、“专项行动”、“探索思考”、“所队动态”、“摄影欣赏”、“文艺百家”等栏目,真实记录并展现了公安工作的每个精彩瞬间。定期和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和民警代表到公安文化讲堂授课,公安讲堂注重讲述身边人、身边事,让民警切身感受到模范就在身边、感动就在眼前,从而极大激发、调动了他们工作热情和工作动力。图书室则与县图书馆实现了资源共享、线上链接,室内有各类图书万余册,是民警业余时间博览万象、开拓视野的好去处。健身室里有跑步机,拉力器,腹肌板,哑铃凳,仰卧板,器械力量综合训练器等。荣誉室里张挂有奖状、公安实物等,而每一张奖状的背后都有其可歌可泣的故事;每一件实物,都牵动着过往岁月,正气昂扬,光华灿烂。县局和各基层单位建设的文化长廊,或以格言典故彰显警示教育,或以活动剪影展现警队风采,各逞其能,各具特色,文气沛然、书香氤氲,犹如道道靓丽风景线。
文化如雨,润物无声;育警强警,芳香满庭。
黟县公安文化建设正承载着厚重的地域历史,融合着鲜活的警察精神,伴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脚步,春风化雨,不断前行。(江松雪 张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