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重庆香山旅游峰会的开幕,一份特殊的伴手礼将在南岸区的推介活动中现身,这份南岸特色创意礼包里面装着的,是南岸人最熟悉的味道,猪圈火锅底料一包+油底一份。
猪圈火锅,这家发源于南山的地道重庆味道,随着这份伴手礼将再次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药剂师+高级营养师 他偏偏喜欢上美食
董事长吴惠川与重庆火锅协会会长李德健在法国传播重庆火锅文化。
猪圈火锅创始人吴惠川是猪圈火锅饮食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火锅协会副会长,可他原来的本职工作却是一名药剂师,学的是药学,在重庆一家大医院的药剂科干了40来年,后来他又成为中国高级营养师。看起来跟火锅毫不相干的职业,却因为爱好而专注、执着。
“我就是喜欢餐饮,而且我学的专业也没有浪费。”吴惠川说,餐饮,特别是火锅,看起来很简单,可实际上里面的水却很深。“一种火锅底料的炒制都是绝密的配方,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而稍微改动一下里面的配方,味道差距就很大。为了让味道更好,又不超出《食品安全法》的原则,我自己原来也在家里搞过很多次试验。”这些实验搞了多少次,连他自己都记不清,可他为此却乐此不疲。
别看“猪圈”土\u00A0 要的就是这乡土气
“猪圈”火锅怎么就取这个名字呢?说到火锅品牌的名字,又让吴惠川回忆起当初申请营业执照时候的艰难。
“办事人员说这个名字太不雅了,执照硬是拖了好久没办下来。”吴惠川说,当时自己也曾一度想放弃这个名字,可是又实在舍不得,“猪圈火锅其实也是重庆火锅的发源之地,重庆的火锅大多是在猪圈旁边搭建起来的。”吴惠川说,猪圈火锅这个名字土是土,可是土得有朴实,土得特色,最后还是没舍得变名字。好在经过耐心的说服,工作人员终于将执照给办下来了。
如今的猪圈火锅,不但在重庆主城区有直营店,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加盟店也有100多家。公司还在垫江自建食品厂一个,专门生产火锅底料,食品厂占地13000平方米,总投资3500万,通过国家QS认证。经过10余年的不断努力,猪圈火锅获得“中国名火锅”,“中国十大火锅品牌”、“中国十佳特色火锅”、“中国火锅示范企业”、“重庆火锅特许经营优秀企业”、“重庆知名连锁品牌”、“重庆连锁三十强”、“重庆诚信连锁企业”、 “重庆健康放心火锅企业”、“重庆放心火锅底料”等殊荣, 成为商务部备案跨省市特许经营企业和重庆火锅协会副会长单位。
底料自检不合格 全部销毁
火锅味道好不好,全在底料。而食品厂供应着所有加盟商外销零售的底料,是猪圈火锅的重中之重。可以说,这里的食品安全不能出现任何一颗“耗子屎”,不然就会搅坏猪圈火锅从重庆乃至全国的这“一锅汤”。
“猪圈火锅原料出厂前进行批批检,我们自己设立有监测室,购买了检测设备,一旦检测不合格,整批原料全部销毁。”吴惠川说,虽然出现不合格的次数少之又少,可是一旦发现,即便再心疼,也要全部销毁,一袋不留,这也是对所有的加盟商和消费者负责。也正因为如此严格的自检,猪圈火锅在食药监局的抽检中,没有出现过一次不合格的情况。
坚守“最重庆”、“最绿色”
凡是吃过猪圈火锅的人都会对它的味道赞不绝口,可是,为了坚守这种“最重庆”的麻辣鲜香和“最绿色”的安全线,吴惠川洒下了不少心血和汗水。
“同样的辣椒,为什么这批做出来味道好,那批味道就有所差异呢?”为了让火锅底料保持统一的口味,吴惠川亲自把关原材料采购,辣椒要最好的,花椒也要最好的,原材料拉回厂子,还得在规定的时间内生产完毕,否则,味道就可能会有变化。
火锅里加中药是以前的一大卖点,往往一锅底料里,就有几十种中草药,可是作为药剂师的吴惠川深知,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定,只有药食同源的东西才能被放进火锅里,为此,他反复实验,将火锅中所掺加的中草药由原来的10多味减少到6味,可是麻辣鲜香的味道却保持不变,让食客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u00A0 唐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