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常宝股份上市之初,募集逾7亿元进行项目建设,然而在随后的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变更募投项目,在原来拟投资的五大募投项目中,其中两个募投项目已经变更,而另外三个募投项目依然还是“未完待续”,尚未给公司带来任何收益。
21世纪网 9月23日,常宝股份面临着高达3.3亿股的大小非解禁,若按公司8月15日的收盘价计算,该部分即将解禁的大小非流通市值合计已达31.97亿元。
对于未来面临的减持压力,常宝股份董秘表示,目前并不知道管理层是否有减持的打算,这是股东的个人自由。
从2008年便深受其扰的“双反”调查,到2012年的业绩减速,常宝股份在盈利上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让市场上对其股东解禁后减持的手笔感到担心。
事实上,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常宝股份上市以来没有“准信儿”的募投项目。
常宝股份上市之初,募集逾7亿元进行项目建设,然而在随后的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变更募投项目,在原来拟投资的五大募投项目中,其中两个募投项目已经变更,而另外三个募投项目依然还是“未完待续”,尚未给公司带来任何收益。
9月23日,常宝股份将迎来3.3亿股的大小非解禁,对于此番即将到来的巨大市场压力,21世纪网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常宝股份时,其董秘表示,目前并不知道管理层有减持的意愿。不过公司不会干涉。
常宝股份董秘称,第一,目前没有管理层前来做减持的报备;第二,公司也不会主动去问,是否减持是股东自己的自由。
而当被问到解禁时对股价下跌是否有所担忧时,其董秘则称对市场无法判断。
常宝股份董秘还表示,如果有减持情况的话,符合规定的自然要走大宗交易平台的减持渠道,但不排除二级市场也有一些。
根据规定,当公司股东减持比例超过公司股份1%的时候,就要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来实现减持。
不管是国内宏观形势的低迷,还是国外“双反”的频频动作,摆在常宝股份面前的都是阻碍其业绩增长的压力。
对此,常宝股份的董秘表示,不可能整体大环境都不景气的情况下,依旧要求公司仍保持着高增长。
“目前公司业务国内大约占60%,国外占40%,这个行业彼此竞争比较厉害,所幸的是常宝股份已经在行业中拥有一定地位。预计年底下游需求会有所恢复。”常宝股份董秘表示。
实际上,在常宝股份未上市之时,就已经深受“双反”的困扰。
根据数据显示,2009年,常宝股份销往美国油井管和管线管的毛利从2008年的1.79亿元下降到2009年的1.07亿元,毛利占主营业务利润的比例从2008年的29.49%下降到2009年的24.06%,无论是绝对数额还是相对数额均呈现逐渐大幅降低的趋势。
在上市之后一直到2012年,常宝股份的业绩增长势头放缓。
2010年,常宝股份的营业收入为28.79亿元,增长32.76%,净利润1.83亿元,减少5.06%;2011年,其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实现了双增长,分别为37.19亿元与2.3亿元,增长29.2%与25.49%;不过到了2012年,常宝股份的业绩开始走下坡路,营业收入34.35亿元,减少7.64%,净利润1.99亿元,减少11.76%。
事实上,或许更让投资者担心的是常宝股份的募投项目。
若仔细翻阅常宝股份的公告就会发现,从上市伊始,其募投项目一直在变。
在其2010年提交的招股书中称,根据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计划,公司拟投资ERW660 焊管项目,此募投项目总计投资7.74亿元,建设期19 个月。据预计,项目建成达产后,可新增焊管产能30 万吨。
同年9月,常宝股份发布公告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并称“为保障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顺利进行,公司已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不过,在“迫不及待”的开工建设了一年左右之后,2011年7月8日,常宝股份第一次变更了募投资金项目。
公告中称,截止2011年5月31日,公司累计投入该项目的募集资金为1.13亿元,占该项目总投资额14.57%,因该项目建设期未满,故尚未产生经济效益。公司决定停止继续使用募集资金投资建设该项目。该项目剩余募集资金6.61亿元,将全部用于新项目建设。
对于项目变更的原因,常宝股份表示有三点,一是铁矿石价格上涨因素。二是人民币汇率持续升高,导致出口成本增加。三是根据目前国内的行业情况来看,其市场尚未呈现大规模增长的态势,仍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市场培育,其产品需求增速低于公司原先的预期。
有趣的是,在当初的招股书中,将近40页的募投项目阐释充分表达了对ERW660 焊管项目未来前景的看好。
根据招股书的表述,随着“西气东输”二线等长距离油气输送管线工程的建设和石油天然气开采量的扩大,每年将消费大量的管线管和油井管;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用经济断面钢材,建筑结构用钢管(包括圆管及方矩形管)可使建筑结构钢材节约30~40%。在《国家建筑钢结构产业“十五”计划和2015 年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中,是被鼓励使用的“绿色产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短短一年,此募投项目就从“广阔前景”变为了“难有空间”。
据资料显示,常宝股份准备代替ERW660建设的新项目为电站锅炉用高压加热器U型管项目、SUPER304H高压锅炉管项目以及CPE项目,分别投资为2.03亿元、1.57亿元以及4.2亿元,投资总额达7.8亿元。
然而,就在2012年9月13日,常宝股份第二次变更募投项目、停止使用募集资金建设SUPER304H高压锅炉管项目,改为“高端油井管加工线工程项目”建设,投资金额为1.6亿元。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常宝股份表示,截止2012年8月31日,公司尚未对原项目SUPER304H高压锅炉管投入募集资金。
根据当初此募投项目建设期在12个月的承诺,按进度计算此时的项目应处于“接近完成”的状态,不过,一年的时间里,常宝股份竟然没有在SUPER304H高压锅炉管项目投入任何资金,募投项目没有任何进展。
常宝股份认为,原募投项目因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国外竞争对手对同类产品实施大幅度降价造成预期盈利水平大幅下降。
实际上,在新项目上,上述风险依然存在,比如“供大于求”带来的竞争激烈导致价格下降;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上升;同时,新项目要面临着比较高的技术壁垒以及“双反”导致的出口限制。
根据常宝股份2012年年报显示,其电站锅炉用高压加热器U型管项目完成进度为99.45%,尚未产生盈利;CPE项目完成进度为63.79%,最新变更的高端油井管加工线工程项目完成进度为1.84%。
当21世纪网就此项目咨询常宝股份时,其董秘表示,新的募投项目最快将于年底建成,不会在今年公司的业绩上有所体现。
也就是说,从2010年到2013年,常宝股份上市三年时间,五个募投项目变更了两个,而且至今为止其募投项目不仅没有带来任何盈利,甚至尚未有能够投入实际使用的项目。(21世纪网戴闰秒 dairm@21cbh.com)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