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在线
家纺在线
家纺在线 > 家纺资讯 > 眉山湿地公园月色美

眉山湿地公园月色美

丫丫  

丫丫 文/图

一座桥,三轮“月”。

虽然以前也在晚上到过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但真正在冬日里绕公园走完一圈,这还是第一次。东坡湖对岸依旧灯火璀璨,和夏天晚上的热闹不同,这边公园里宁静舒缓。我们一路走来,看到的多是三三两两散步的人闲适而过,偶尔有些快走、跑步锻炼的,倒也带来些运动的热情和暖意。

白天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即使在冬天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这会儿,在夜幕笼罩下,它们倒像睡着了一般,安静不语。走在路上,我忍不住暗自想象,它们白天的生机勃勃。我们朝着颍滨桥的方向前进,东坡湖对岸的灯火辉煌一直相伴。红的、绿的、紫的、蓝的等颜色勾勒出的建筑轮廓像是童话里的世界,金碧辉煌的远景楼更是耀眼。这样的美景倒映在湖面,伴着偶尔的水面微皱,轻轻摇动,美不胜收。借着这光亮,我们不时隐约看到水边的小片芦苇,灰白的芦花轻轻摇曳。

世人皆知苏东坡喜水。《泛颍》中东坡有诗曰“我性喜临水”;《何公桥铭》中也写到“天壤之间,水居奇多。从之往来,如鹈在河。顺水而行,云驶鸟疾。维水之利,千里咫尺。乱流而涉,遇膝则止。维水之害,咫尺千里。”因此,这东坡故里的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便是以水为脉,在空间形态上充分表现“月光如水,洒在湿地公园上”,路如带、绿成滩、水映岛,神形并茂地演绎“东坡水月”文化主题。

随着夜色渐浓,公园里的人也越来越少,显得有些空荡。悠扬的音乐回响,让人忍不住抬头望向夜空,若有一轮明月相伴,这夜游公园可就增添了无限诗意呀。当年,东坡曾举杯问过的那轮明月见证了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承载了多少“千里共婵娟”的美好。今夜,虽看不见公园里的东坡诗词画作,却能感受到浓郁的东坡文化。哪怕夜空中明月无踪,可我们知道要在这公园里找一轮“明月”却非难事。望月台沉水步道正是取“满月”之形的环形廊桥,连接水上与水下,空中俯瞰是一轮满月,水中漫步亦是一环玉轮。如果正好夜间有明月升空,倒影在环中,更是真实与虚幻相映成趣。月相栈道作为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中的生态湿地体验栈道,是“东坡水月”主题景点之一,栈道上的休憩及展示场所的场地、廊架、水榭、廊桥等形成“新月台(新月)、弦月台(上弦月)、望月台(满月)、玉弓台(下弦月)、银钩台(残月)”的趣味变化,让“月相变化”与“月光如水”之意境,蜿蜒在整个水月滩湿地之上。

“明月”动人,我和朋友却不敢冒然寻找。我们都是方向感极差的人,往颍滨桥走也只知道朝着那个方向一直前行,不知道何处穿行更近或是更远。若是在公园迷路,这冷冷冬夜,可不好过。于是,一番感慨后,我们继续规矩前行。谁知,不大一会儿功夫,一座匠心独具的小桥赫然出现。白天远远看去这就是一座平常的石桥吧,可此刻,桥栏一片亮,三个半圆的桥洞发出亮黄的灯光,倒映在水面,竟然就成了三轮月亮。更神奇的是,随着我们与桥的距离发生变化,这三轮月亮的盈亏也在改变。我们惊呼着赶紧上前细看,黝黑的树影在“月”前婆娑,一只不知是鸟还是什么的动物靠着水面低飞而过。在我们看来,却是“明月”前的一只大雁掠过,实在让人震撼。不知千年前东坡所看到的明月是否一样如此生动?我们驻足良久才意犹未尽而去,剩下的路程也因有“明月”相照,而格外快意。

一趟湿地公园的冬日夜游本是清冷的,却因为意外相遇的“明月”而充满惊喜。“明月几时有?”“明月”时时有,不信的话就来湿地公园走一走。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