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仔唛童装出事了,其总部大门紧锁,供货商纷纷上门追讨货款。1月18日晚,东莞兔仔唛公司突然发出公告称:受外部经营环境恶化及自身管理不善的影响,兔仔唛公司无法继续经营,决定自2015年1月19日起歇业,歇业期为两个月,届时视情况决定是否恢复经营或申请破产清算。
如今的童装市场可谓是一片红海,不仅有美特斯邦威、森马、H&M、Zara等服装巨头扎堆入场,就连当当、京东和百度等电商科技公司也在垂涎,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距统计,现阶段我国0~16岁儿童人口大概在3亿左右,而在今后几年,童装市场消费量每年将保持12%以上的增长,成为国内最具增长性的消费市场之一。正因如此,不少国内和国外企业普遍看好童装市场的未来发展,也纷纷开始涉足童装经营。相对于成人服装,童装有更高的利润,产品线也比较长,从0岁到10岁甚至是10多岁的服饰都属于童装范畴。有业内人士指出,童装行业平均毛利率能达到60%,一些国际童装品牌的毛利率甚至可以达到200%或300%。兔仔唛破产与否并未可知,不过它显然已成了童装大军中的一员“败将”。
这家号称有1000多家店的童装公司于1983年成立于法国,1995年被引进塔台市场,2003年正式在中国大陆东莞设采购生产。兔仔唛的歇业,在一定程度上是疯狂扩张抢占市场的恶果:在第四次生育高峰带来的广大商机下,大牌企业纷纷进驻童装市场,原本割据一隅的中小童装品牌企业生存压力越来愈大。大型服装企业在产品推广上和铺货上显得财大气粗,相应的随着竞争的加剧,各项费用亦随之大幅攀升,大众类童装生存愈加艰巨。再加上C店童装低价倾销,像兔仔唛这类中小品牌被淘汰的危机就越大。此外,早年的体育品牌一样,童装市场也普遍存在着一种“规模”情结,疯狂铺店之后,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支撑其逐鹿中原,盲目且仓促的投入大量资本在全国开店,只会促使企业走向灭亡。打开兔仔唛的官方微博可以发现,它在去年12月还在热烈庆祝兔仔唛增城店开业。
童装市场高歌猛进的背后,还有不少普遍硬伤,首当其冲的就是质量问题。在工商总局的多次抽检中,不少国际品牌屡屡登上黑榜,目前国内童装被抽查的各项指标都未能达到国际标准,众多颜色鲜艳的童装面料在染色过程中都用了过多的刺激性滑雪成分,这对孩子细腻的肌肤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除了质量之外,童装市场的假冒伪劣情况也有味严重,一款童装从设计开发到生产销售,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过却极易被抄袭模仿,成本大大降低,商品目标价格自然下降,这类服装的出现严重冲击着正常的童装市场,C店的低价山寨童装便是其中之一。
80、90后父母在增加,他们对童装的设计和质量要求也同样在增加,童装消费群关注的已不仅仅是单纯的价格。兔仔唛的歇业,正式为童装行业敲响了警钟,与其疯狂扩张,还不如扎实把产品和推广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