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在线
家纺在线
家纺在线 > 家纺资讯 > 金雅丽:茶的时光不曾流走

金雅丽:茶的时光不曾流走

吴裕泰  

退休了,是否就此每天享受喝茶的闲暇时光?这问题,在吴裕泰原总经理、老记大红袍现任首席技术官金雅丽这里,还真是个事儿!恰恰因为茶,退休后的她忙得不亦乐乎。当记者坐在她的面前准备开始采访之际,金雅丽的手机还在不停地响着,每隔几分钟就是一个电话进来,当然,都和茶有关。电话的这头,她神采奕奕、干练十足,真的看不出来是一位退休了11年的老同志。

包茶包出了人缘儿

从17岁到吴裕泰茶庄工作,一晃儿,金雅丽与茶已相伴46载。其中的35年,金雅丽都献给了这家老字号和花茶事业。

“我从小就是喝着妈妈的剩茶根儿长大的。”身为北京人的金雅丽,一家人都爱喝茶。当金雅丽被分配到茶庄工作时,母亲一语中的,“这个工作就适合你干。”

凭着勤劳肯干的个性,十年之内,金雅丽就从一个初出茅庐的职场新手,成为吴裕泰这个老字号企业的一把手。

刚到岗位上的金雅丽,虽不懂茶,却有着和茶一样的奉献精神。单位要求每天7:45上班,她都是提早近半小时到。大冬天,她会一个人卸门板、掏煤灰、生炉子,等同事来上班时,茶庄已经是干干净净又暖烘烘的。

当时还有一项考验业者的基本功———包茶包。由于人手不够,金雅丽刚到就要去站柜台,需要一边卖茶一边迅速地包茶包。就这样,1个小时20分钟,她可以叠出1400张纸,从卖茶、称重到包茶包、捆绳,一分钟即可完成。没想到麻利的动作还包出了人缘儿。“当时有个阿姨总是来买茶,一次一两二两的买,我问她,怎么不一次性多买点,她告诉说我就爱看你包茶包。”

许是这样的干劲儿,得到了吴裕泰茶庄的花茶拼配老师傅的欣赏,师傅选金雅丽为徒,且一生仅收了她这一个徒弟。自此,金雅丽真正地开始了与茶拼配的日子。

为拼配,醉茶了还要喝

金雅丽形象地将花茶拼配,比喻成厨师炒菜。“眼前摆着同样的原料、配料,因为用量不同,炒同样一盘菜,你我炒的味道也肯定不一样。”

而这其中的拼配技巧,金雅丽跟随师父学了十多年。

为了拼配花茶,金雅丽一天要喝上几十杯茶。“会喝到头晕发胀眼发黑,但依然继续喝。”

金雅丽介绍,一种花茶一般要用七八种茶拼配而成,所以首先要先将这些茶喝透,再来斟酌比例,最后拼配出一款性价比高的茶。

“在店里,每斤花茶的价格有20元、30元、50元、100元、130元、160元等20多个品种,每种茶都要选七八种原料茶来进行分配。”提到当时的卖价分类,金雅丽依然如数家珍。“虽然现在看来价格区间不明显,但在当时的茶品来说,还是有不少区别的。”

“拼配茶并不简单,因为你既要了解几十种茶,同时又要记得住它们的特性和味道。我当时立志要让全北京都喝上我们这的茶叶。”许下了自己的豪言壮语,金雅丽拼配时,就会将北京有名茶庄的同等价位的茶买过来进行对比,只有当自己的茶性价比高时,才会满意。

“那时候春节前夕到我们这买茶的人人满为患,排在队尾的甚至要花一个钟头才能买到。业绩也是喜人,甚至一天卖出了几十万元的销量。”金雅丽笑着回忆当时的场景,那时既要保证每种拼配茶货量充足,每天还要提前为第二天准备出上千包茶叶。有时候一天装货能有700多箱茶叶,茶叶上有绒毛,会沾满眼镜片。等同事忙完擦眼镜时,发现眼镜片什么时候掉了都不知道。“当时几乎每晚都要十一二点才能回家,第二天一大早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新的一天。”

到了夏季,金雅丽又跟着师傅骑着自行车满北京跑,去联系单位买降温茶。这样为茶忙碌的日子,金雅丽过得充实又快乐。

“我一直相信老百姓买茶,是识货不识人,只有踏踏实实地做老百姓的茶,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人家才会认可你。”金雅丽说。

大红袍情缘

干了35年,从岗位上退下来的金雅丽本想着就此歇一歇,没想到,两年后的缘分,使退休的她又重返到了心心念念的茶叶阵地,担任老记大红袍的首席技术官,到现在已有快9年。

“茶是通的,所以茶叶品评的过渡方面,我并没有什么阻碍。但是大红袍相较花茶的价格,则有很大攀升。”这更让作为国家高级茶叶品评师的金雅丽为自己产品的质量下足了功夫进行把关。

“大红袍属于温性茶,一直在茶叶市场上有着上升的趋势。产自福建武夷山的这款乌龙茶,无论是采摘、制作、焙火、窖藏都很有讲究。尤其像焙火和装箱,我们会选用‘文火慢炖’,使其在香气、耐泡度、醇和感方面都不断提升。”金雅丽说。

本来金雅丽主要负责技术方面,而实际上店里大大小小的方面,她都在打理。不仅如此,她还到广东、河北、河南、陕西等地的营销中心去考察,一边考察市场一边为他们免费进行指导。

现如今,一天不喝茶,金雅丽会感觉自己饭不识味。她还带动一家人喝茶,连小外孙都有一套自己的茶具学习泡茶。“一般人家晚上很少喝茶,我家则不然,总是冲上大红袍喝上一会儿。”

春茶上市时,金雅丽在家里也忙活起来,自己会在家拼配花茶“试手”,更会买来市场上售卖的花茶与自己的“私家茶”进行对比,享受另一番别样的乐趣。

忙碌的工作外,金雅丽还会抽出时间普及社区茶文化。她曾受北京市东城区工会邀请,连续十天,利用早上8点到10点的时间,为外来务工人员义务培训茶艺知识。

店里的员工都问她为什么每天忙碌还这么有精神,金雅丽笑着说,“可能就是因为我与茶有缘吧。”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