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在线
家纺在线
家纺在线 > 家纺资讯 > 经区加快实施28个技改项目建设 激发发展新活力

经区加快实施28个技改项目建设 激发发展新活力

海马地毯  

威海网讯(记者 刘元玉 通讯员 曹石岩)日前,海马地毯从意大利引进的筒纱染色设备正式投入使用,机器人代替了人工。海马集团连续三年累计投入技改资金2亿多元实施“机器换人”,生产效率提高11%,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去年以来,经区深入实施“产业强区、工业带动”战略,运用“敲开核桃”的方式,扶持产业转调升级,区域经济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经济新常态下,低端低质低效企业举步维艰,既面临刮骨疗毒的暂时阵痛,又面临涅磐重生的广阔前景,工业经济转调升级势在必行。去年以来,经区坚持工业经济主体地位不动摇,落实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7700万元,鼓励企业由要素投资驱动向科技人才驱动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转变,由中低端简单加工制造向高精尖新型工业化转变,着力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2015年,经区加大对三角华盛、金琳水产和博优化纤等28个总投资89亿元的重点技改项目的推进力度,累计完成技改投资21亿元,完成省级技术创新项目55项、市级200项,分别同比增加18%、20%;全区实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值1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5%。

在迪沙创业服务中心,威海斯瑞海洋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李广生带队研发的壳寡糖项目已完成中试,即将进入放大生产和市场推广阶段。据介绍,迪沙药业集团将齐鲁大道5万平方米厂区全部用于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为入孵企业提供股权投资,免费研发、中试、转化等全程服务,共享公司销售渠道。目前,已入驻企业10多家,直接或间接引进高端科研人才300多人,入孵包括硫酸氨基葡萄糖等10多个项目,着力建设国内一流的医药公共技术平台和国家级医药创业孵化基地、成果转化基地。

除海马、迪沙外,在经区管委的大力扶持下,区内工业企业转调亮点频现。韩资企业世一电子2015年增资5100万美元扩大产能,将韩国本社高端产能及天津工厂产能向经区转移,打造全国最大的线路板生产基地;安然纳米、紫光科技园2家公司先后获批商务部直销经营许可,产品销售实现新突破;翔宇环保科技、东舟医疗器械、润泽矿山洗选设备等4家企业先后在新三板、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等平台挂牌,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面对经济下行的复杂严峻形势,经区把解决经济发展阵痛期企业遗留问题作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重要举措,积极处置僵尸企业,使其优化重组焕发新活力,去产能、防风险工作扎实推进。1月26日,三进船业重整复工,实现涅槃重生,争取建造23艘新船的订单,计划今年交船6艘,2017年计划交船10艘,成为国内首起造船业重整成功案例。

包括三进船业在内,近年来,经区重点组织实施了百圣源集团、韩国城烂尾楼等9个项目重整盘活,妥善安置职工3906人。目前,三进船业实现重整复工;百圣源集团破产重整效果良好,主业经营稳定;华东数控正与大连机床集团洽谈重整;韩国城烂尾楼项目进入重整程序,拟由浙江一企业投资打造互联网产业园。

“推进结构性改革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加减乘除’并举的理念,找准定位,明确发力点,运用‘敲开核桃’的方式扶持产业转调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动能,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努力由传统产业转移向集聚创新要素转型,由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型,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阶段跃升。”经区管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