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在线
家纺在线
家纺在线 > 家纺资讯 > 大山深处的特岗教师——吴明花

大山深处的特岗教师——吴明花

山花地毯 

原标题:大山深处的特岗教师——吴明花

央广网贵阳9月10日消息(记者王珩 贵州台汪汐)海拔1600多米的贵州黔东南州施秉县九龙山上,生长着一种雪白的野棉花,因成熟后的种子带有白色绵毛,犹如团团棉花而得名。这种小花,不拘环境,在田埂边、小路旁随处而长,将美丽绽放在最严寒的冬天。而在九龙山脚下的马溪乡茶园村茶元小学里,特岗教师吴明花也像那一簇簇随处可见的野棉花,在平凡的乡野山村,努力书写着对春天的渴望。

初秋的清晨,施秉县九龙山脚下,一栋白砖教学楼,6个班级,46个孩子,就是马溪乡茶园村茶元小学的全部。伴着铃声,新学期的英语课又开课了。

四年前,从凯里学院英语教学专业毕业、考上特岗教师的吴明花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被分到这么偏远的小山村。记得报到那天,

载着她从施秉县城出发,经过4个小时弯弯曲曲的山路和一段颠簸的村道后,吴明花来到了偏远得没有手机信号、连百度地图都找不到的茶元小学。

脚下沟壑交错、对面群山重叠,环顾四下,吴明花终于确定:这里是真正的大山深处!站在坑坑洼洼的操场上,看着土砖土瓦盖起的一栋教学楼,吴明花和一同前来的特岗教师们都只有一个想法——逃走!

待在茶元小学的第一天,老校长袁代恒将吴明花的失落看在眼里,心里暗暗的叹了一口气,“我当时是这样想的,她也最多是在三年就走了。”

2012年9月,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开课了。大山里的孩子们第一次上起了英语课,闭塞的小山村也第一次有了开放的气息。但要让毫无基础的孩子们学会英语,吴明花知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后来纠正很多次,熟悉了之后他就会了。”

吴明花的精心教学和对学生的关爱,让同学们渐渐地都喜欢上了这位个子很小、声音却很洪亮的老师。学生们时常采些野花、野果送给她。逢年过节,家长们还送来粽子、糍粑。尽管东西简单,但相对十分贫困的茶园村,学生和村民们的情义却弥足珍贵,在吴明花眼里,冷硬的大山开始有了温暖的感觉。

时光如梭,很快,三年时间过去了。三年里,吴明花所教班级学生英语成绩从最开始的零分慢慢提高到了80多分。2015年,就在

吴明花信心满满,想要和学生一起取得更好的成绩时,当地县教育和科技局下文,将吴明花从这大山深处调到施秉县第二小学,当初离开深山的愿望这一天终于可以实现。然而,吴明花却犹豫了。

吴老师要调走的消息,在平静的校园掀起了波澜,最为难过和不舍的还是学生们。回想起孩子们当时的反应,吴明花眼角微微湿润了。斗争了一晚上,吴明花还是来到施秉县第二小学。站在校门口,她徘徊了45分钟,这或许是她人生最漫长的45分钟。进门、出门,反复好几次。回想起山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他们远在外地的父母对自己的信任,吴明花觉得自己的脚再也迈不动一步。

扭头,回校!和任何人都不敢打招呼的吴明花逃回了茶元小学,这是她最艰难的一个选择,也是她最任性的一个决定。回到小山村的吴明花又开始了她的教学工作,临近春天,村外那一簇簇随处可见的野棉花正在等待着重新发芽。村里人争相用他们口口相传的歇后语来表达对吴老师的敬意:“野棉花都是没有这个花籽,人们就把她形容成像这个野棉花,里面找不出缺点,不管是某个方面,都做得挺优秀这个意思。”

星辰虽微,愿为其芒。在茶园村的村头村尾,孩子们稚嫩的one、two、three的英语数数声,和着风声,在山里山外回响。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