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永安竹天下展览馆,门口迎宾人员会用一句英语向你问好:“nicetomeetyou(见到你很高兴)!”这一句简单的英语,似乎在向我们昭示,永安的竹产业,似乎不仅仅只是面向本省或者是全国,而是面向全世界。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永安”,这是永安竹业想要实现的目标。通往这处目的地的道路,该怎么走?
过去时:曾经创造的奇迹已消散
永安人曾经在竹子上面创造过奇迹,笋帮公栈就是最好的见证。建于清顺治三年的笋帮公栈,大厅地面正中镶着一块“公平石”,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笋业同业公会旧址。当年,这里笋商云集,议定出的笋价,直接牵动着全国笋业市场的神经。
永安竹林超过100万亩,占森林总量的28.7%,人均竹林6.7亩,居全国第一位。在这样坚实的基础之上,永安竹产业发展一直拥有着良好的成绩。永安市所生产的车厢底板、建筑模板、桥梁板每年拥有18万立方米的产能,产值达12亿元,这些数字在全国县级地区排行首位。近年来,永安市所生产的“竹香心”年产能约5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65%。而永安年产笋干也近9000吨,年采伐商品毛竹近3000万株。
但是,不难看出,这些都是粗放型产业。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附加值低,利润当然不理想。而且,随着浙江、四川等地竹产业的发展,粗放型竹产业市场已趋饱和。科技含量低、可替代性强,永安竹业发展的奇迹渐渐消散。
现在时:经营理念转变以竹代木
当手中的市场话语权渐渐远离,永安人开始思索,如何为竹子寻找出路。
出路只有一条,就是以竹代木。永安不仅拥有在全国县一级中为数不多的百万亩竹林,而且竹产业也是永安最富资源优势和最具潜力的产业,具有扎实的产业发展基础。很快,原有的建设林产业基地,变成了建设竹产业基地。从木到竹,一字之变,变出的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念。
作为绿色林产品,在现代工业上运用和推广,竹子有这方面的天赋。保守估计,全国家具市场销售额一年最少1万亿元,而竹家具仅占了50亿元。竹家具占有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会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这一变,变出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再走外地的发展老路,既难以超越他人,也很难提升自我。想要兴竹富民,就必然要深加工。只有在更高层次上创新突破,重夺话语权才有实现的可能。切入点在哪里?只有一步到位搞终端!竹家具最终进入了永安市委市政府的视野。
从2011年开始,在已举办了10年之久的笋竹旅游文化节的基础上,永安把一年一度的节庆活动,变成了永不落幕的竹具展销会。在全国首创国际竹家具设计大赛,并且举办竹产业发展论坛等一系列产业发展研究与文化交流活动。
依靠高起点来弥补晚起步。归结到底,就是既要以竹代木,更要以竹胜木。
竹家具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竹子。作为省现代竹业示范县,经过6年的资源培育,永安竹子资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永安作为我省竹材资源加工流向的洼地,辐射半径远达800公里,最远辐射到湖南省境内。
2013年起,永安引导竹业在结构调整中转型发展,竹家具、竹家具基材、桥梁板、集装箱板、重竹户外地板等,发展势头渐盛。2013年,永安竹产业产值达36.3亿元,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永安产值预计突破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