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现场观看缫丝过程。 \u00A0
\u00A0\u00A0\u00A0\u00A06月6日,江淮小记者来到了华诗雅蒂阜阳蚕桑生产基地进行参观研学。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织造再到装饰出品,丝绸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吸引着小记者。此次的“丝绸文化之旅”不仅满足了小记者们对丝绸文化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
\u00A0\u00A0\u00A0\u00A0抵蚕桑养殖基地
\u00A0\u00A0\u00A0\u00A0与蚕宝宝亲密接触
\u00A0\u00A0\u00A0\u00A06月6日上午十点,小记者一行来到了华诗雅蒂位于颍上县耿棚镇的蚕桑生产基地进行参观,华诗雅蒂周经理热情接待了大家。
\u00A0\u00A0\u00A0\u00A0“哎呀,这蚕也太多了吧!”初次走进养蚕室,小记者和家长们都被满地的蚕宝宝惊呆了。又白又胖的蚕宝宝慵懒地在地上蠕动着,小记者们竟然不怕,还拿新鲜的桑叶喂食它们。周经理介绍说:“一只蚕一生要吃20片桑叶,别看这数量少,这么多蚕的食量可是很多的。”
\u00A0\u00A0\u00A0\u00A0来到蚕茧收烘站,堆积如山的蚕茧更是壮观。据介绍,工作人员要把各地收集来的蚕茧进行选茧、烘制等多道工序后,才能用作纺织,小记者们认真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u00A0\u00A0\u00A0\u00A0访丝绸文化产业园
\u00A0\u00A0\u00A0\u00A0了解丝绸的灿烂和神秘
\u00A0\u00A0\u00A0\u00A0午餐后,来到丝绸文化产业园,小记者们深入工厂,参观丝绸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从原料茧到生丝制造、丝绸纺织、蚕丝被制作等,小记者们亲眼目睹了这完整的产业链。雪白又顺滑的生丝,华丽又高雅的丝绸,摸上去质地轻软,有的小记者忍不住把脸贴了上去,舒服极了。
\u00A0\u00A0\u00A0\u00A0最让小记者们感到新奇的是师傅们拉制蚕丝被,四个方向四人通力合作,将小小的一片丝绵片拉成一张被子大小。家长们按捺不住好奇心也跟着尝试了一下,但不是撕破了,就是拉制的不均匀。“看起来简单的拉制,做起来真不容易。”不少家长表示困难,同时大家也对辛勤劳动的工作人员充满了敬佩。
\u00A0\u00A0\u00A0\u00A0观华夏丝绸博物馆
\u00A0\u00A0\u00A0\u00A0弘扬传统丝绸文化
\u00A0\u00A0\u00A0\u00A0丝巾、发饰、丝绸画、丝质旗袍,在华夏丝绸博物馆,展示着许多蚕丝做成的“宝贝”。更有各个时期纺织工具的演变,让大家对我国的丝绸文化和丝绸技术赞叹不已。“以前的人真聪明,没有现代化的机器也能把丝织成绸。”小记者发出感叹。
\u00A0\u00A0\u00A0\u00A0博物馆内关于丝绸工序的模拟和高科技声光电技术的结合,也给大家呈现出了一种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的意境。而沙盘式“丝绸之路”的演示,更是精彩极了。3D的效果,历史的“重现”,深深地吸引了小记者们目光,生动形象地把中国历史上关于丝绸的灿烂文化向小记者们呈现了出来。
\u00A0\u00A0\u00A0\u00A0看《蚕的一生》视频
\u00A0\u00A0\u00A0\u00A0领“养蚕小能手”证书
\u00A0\u00A0\u00A0\u00A0蚕从卵到幼虫到蛹再到成虫结茧成丝,在多功能会议室小记者们观看了《蚕的一生》。20分钟的科普片播放,小记者们看得非常认真,当这个过程完整地展示在小记者面前,每个人无不感叹生命的神奇。还有部分小记者在认真做笔记,把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u00A0\u00A0\u00A0\u00A0前期,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感受生命,小记者们也领养过蚕宝宝。本次华诗雅蒂也给各位“养蚕小能手”颁发了荣誉证书,小记者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而归。
\u00A0\u00A0\u00A0\u00A0“蚕的秘密还有很多,我要慢慢地去发现它!”活动结束后,小记者任远洋认真地说。
\u00A0\u00A0\u00A0\u00A0吴啸成 任敏/文 翁艳/摄
小记者给养蚕基地饲养的蚕喂食桑叶。 \u00A0
小记者参观华夏丝绸博物馆内的大花楼织机。 \u00A0
小记者们观看以沙盘形式展现的古代丝绸之路。 \u00A0
小记者拿起蚕茧仔细观察。 \u00A0
给小记者们准备的营养午餐。 \u00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