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在线
家纺在线
家纺在线 > 家纺资讯 > Tao整体家居:探秘蚕丝家纺 现代家居的丝绸之路

Tao整体家居:探秘蚕丝家纺 现代家居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蚕丝被 

“老蚕欲作茧,吐丝净娟娟。周密已变化,去取随人便。有为机中练,有为琴上弦。”王冕的《蚕作茧》,展现了原生态的养蚕、织丝过程,让我们追本溯源,了解桑蚕丝及其丝绸的演变与运用。

中国是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的国家。在最早的文字记载中,与桑、蚕、丝、绸及与之形态相似的甲骨文达到42个。《穆天子传》中有关于周穆王“休于获泽,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的记载,可见古代中国产蚕丝之早。

蚕丝是一种天然纤维,质轻而细长,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被业界称为“纤维皇后”。

蚕丝以桑蚕丝、柞蚕丝为主,尤以桑蚕丝的品质为最佳,最早只有帝王才能使用。据悉1000条蚕从出生到吐丝结茧,需吃掉桑叶20千克,而吐出来的丝只有500克左右,可见桑蚕丝的珍贵。

古代劳动人民栽桑、采桑、养蚕、手工缫丝、织丝的过程。

桑蚕织品在汉代达到高峰,出现锦、绢、绮三大类,品种和花色也十分丰富。其中作为丝绸代表的“锦”,将蚕丝的优秀性能与美学结合起来,让丝绸不仅成为高贵的衣料,并且赋予了其艺术的象征,极具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起,丝绸随之传向亚、欧、非各国,成为东方文明的传播者和象征,中国也被称为“丝国”。中世纪的欧洲,贵族们以拥有一件丝绸衣服作为炫耀的资本;凯撒大帝一次身穿丝绸袍服去看戏,惊艳了罗马,说明当时丝绸的稀少华贵。

“一寸缂丝一寸金”,“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在唐宋时期,丝绸仍是稀罕之物,只有有功之臣,朝廷才会赏赐丝绢。

到了明清,随着织机及印染技术的改进,桑蚕织品日益丰盛。《红楼梦》中频繁描写到与桑蚕织品的服饰与饰物。

第四十回中,贾母讲到窗纱的软烟罗:“一样雨过天青,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