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9日,“发现美好新海南——2017年互联网+城市推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在琼海市博鰲镇留客村探访海南侨乡第一宅——蔡家宅,在古色古香的南洋风格建筑群落中,亲身感受蔡家宅昔日的荣华。
穿过幽深的乡间小道,不远处,一片郁郁葱葱的林荫中,蔡家宅掩映在大家面前。蔡家第五代后人阿龙正悠闲地坐在大树下,散卖着一些农家小食。
据了解,蔡家宅由留客村寓居印尼的富商蔡家森等四兄弟在1934年共同回乡建造的一个具有浓郁南洋风格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群落。群落共包括4座宅院,建筑风格相似,其中以长兄蔡家森的住宅规模最大,同时也保存的最为完整,是海南侨乡民居的突出代表,被称为“海南侨乡第一宅”。
整个宅院坐东南,朝西北,占地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共有50间房、80道门和116扇窗户,建筑整体高大森严,气势非凡,令人肃然起敬。院内前、后庭和上、下楼都有走廊楼梯相连,遇到下雨天,足不湿鞋可以走遍宅院内的每一个角落。紧密衔接的环廊同时具有挡风遮光蔽雨的功能,因此一年四季,大宅内清爽宜人,和煦如春。
但是豪华富丽的蔡家大院只热闹了几年。1939年,日军侵占海南时,蔡家兄弟重回印尼逃避战乱,家屋只剩下不肯离开故园的老母亲和照顾她的仆人。蔡家森的母亲去世后,这座豪门宅院成为一座空宅。抗日战争时期,蔡家宅曾经是抗日游击队的交通站,也曾被用作国民党一团部驻地,解放后,还先后成为乐会县朝阳人民政府办公室兼朝阳乡粮所、公社公共食堂等。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海外的蔡家后人才从国外回到故园的大宅中拜祭先人,重修老宅。
“高深的院墙、精致的雕梁、中西合璧式的建筑,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极具特色的琼海侨乡气息。”舜网编辑吴晓璐站在蔡家宅走廊感慨地说。中国山东网韩文编辑主任李真说,虽然经历许多沧桑,但蔡家宅仍然保存得很好,仿佛蔡家昔日的荣华都浮现在眼前,令人心生感动。
据悉,在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家宅就名列其中,成为琼海市唯一的“国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