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廉政大竹论坛在四川达州市大竹县近日召开。来自国内反腐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黑龙江、湖南、四川等地的基层干部共200余人围绕“反腐倡廉向基层延伸——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与实践”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人民日报2017年08月04日)
本届论坛暨座谈会围绕“反腐倡廉向基层延伸——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与实践”主题,结合全国各地治理基层“微腐败”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由此可见,基层社会治理越来越得到重视,这不啻为一个好消息。我们要全面转变工作作风,算好“加减乘除”,推进治理“微腐败” 专项工作,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算好“加法”找问题,拓宽渠道全覆盖。微腐败,考验干部作风,事关民心向背。对“微腐败”要抓早抓小,对存在的问题要早发现、早处置,防止小错酿成大祸。畅通和拓宽各类“微腐败”反映渠道,通过信访举报、明察暗访、巡回督查帮扶、网络舆情、干部访廉等方式收集问题线索,提高群众对“微腐败”治理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设立专门的“微腐败”意见箱和公开举报电话,实现群众反映线索“零梗阻”。
算好“减法”查问题,聚焦重点快处置。聚焦集体“三资”管理、脱贫攻坚、惠农惠民、救灾救济、征地拆迁、行政审批、提供公共服务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重点领域领域,发现一件,打击一件,优先受理、优先处置,快查快结,快进快出,零容忍高压严查虚报冒领、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贪污贿赂、挪用、吃拿卡要、欺压群众的违纪行为,依纪依规一律从重或加重严惩,绝不给侵害群众利益的基层“微腐败”对象喘息机会。
算好“乘法”抓延伸,以点带面强震慑。惩治腐败要让人民群众时时处处看到成绩、 充满信心,反腐败才具有威慑力和不竭动力。要巩固前期惩治“微腐败”成果,乘势而上,发现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个性问题,找准要害问题,深挖根源问题。同时,要深化舆论监督助力解决“微腐败”,加强社会监督、媒体互动,舆论公开等协力联动,形成强大阵势,坚决杜绝“微腐败”死灰复燃,做到不敢腐。
算好“除法”惩微腐,执纪为民固根基。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虽然“吸血”不多,但其害如“虎”,也能成为“大祸害”,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认同。要坚持统筹联动,标本兼治,当前与长远结合,建立完善再发现、再排查、再处置制度机制,要加强部门协作,通过专项整治适时“回头看”常态长效机制,杜绝走过场、搞变通、打折扣等情形,实现不能腐。
(供稿人:宜宾市高县县委组织部 涂秋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