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记者 聂灿/文 韩墨/图)“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近日,古琴名家李祥霆现身深圳,在福田区委会堂、福田文化馆非遗馆举办一连两场古琴讲座。活动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福田区文体局)支持,深圳市福田区文联主办。
李祥霆,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活动现场,李祥霆不仅详尽叙述古琴之由来、文化内涵及琴音之美,还现场演奏《流水》《酒狂》《关山月》《梅花三弄》等古琴名曲。兴之所至,他还与观众现场互动,即兴演奏创新曲目《台风》与《七夕》。
值得一提的是,李祥霆的高徒、深圳南虞琴社社长羊琼同台献艺,现场演奏《虞美人》《渔樵》二曲,赢得掌声无数。李祥霆介绍说,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七弦琴,是最古老的弦乐器,至少有3500年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琴在春秋战国、唐朝以及清末民初曾迎来几个高峰期。2010年,古琴被认定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艺术又重新迎来新的发展高峰,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多年来,李祥霆一直致力于普及古琴艺术。他认为,古琴应该像围棋、书法、国画那样被喜欢,“像唐诗、宋词那样成为每个中国人的基础知识之一,对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广阔的影响。”
李祥霆表示,古琴曾是为达官贵人在私家庭院里演奏的古雅音乐艺术,因此,它的音量并没有其他乐器那么大,但古琴传递的情感并不是单一的,它是展现演奏者思想深处之光彩的一门理性音乐艺术。“演奏者首先要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其次,古琴传递的情感是很丰富的,而不是局限于哀怨、忧伤。它既可以淡雅古朴,又可以飘扬明丽,因此,多听经典作品,多练习和辨别不同古琴演奏者传递的各种情感,自然可以达到与古琴合而为一的演奏效果。”李祥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