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教育说:放下答案,给孩子套思考方法
现在很多父母,习惯于给孩子指路,事事替孩子包办,孩子学习上有什么问题,也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这样大人就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权利。
孩子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后,就不知道什么是思考,也不会去想如何解决问题,一切只等待着父母给自己出主意,想办法。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没有创新精神,只会人云亦云,并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
接下来那么优胜教育小编就来提问了: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不能替代孩子的思考能力。当孩子学会思考,他的好奇心才会持久并有意义。父母在家庭里创造一个“问题环境”,会让孩子终生受益。提出的问题不一定有现成答案,让孩子可以想象,可以假设。有助于孩子思考的是“如果地球是蛋糕,大海是墨水,树上长的是糖果,我们喝什么?”之类富于想象的问题。
孩子有新奇的想法,父母不要否定孩子,要允许孩子标新立异,因为标新立异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 有一个推理故事是这样的:江上有座东西向横跨江面的桥,人通过需要5分钟。桥的中间是个亭子,里面有个看守者,他每隔3分钟就出来一次,看到有人通过,就会让他回去,不准他通过。有一个聪明的人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从东往西过桥,走了两分半钟就转过脸来往东走,当看守者出来的时候,他就能掉过头来过桥了。
如果不破除常规,是无论如何也过不了桥的。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父母要引导孩子换种考虑问题的思路和角度,经过合理的分析和整理、归纳,设想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孩子的主见比智力更重要: 独立思考能力是优秀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就必须给孩子独立做决定、自己做事的权利。
对孩子讲一些益智故事
智类的故事和资料很多,真人真事和寓言故事都有涉及。父母通过给孩子讲这些故事,互相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对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小猫咬住了一条小鱼,小鱼妈妈恳求小猫将自己的孩子放了,小猫说:“你猜我会吃了你的孩子吗?如果你答对了,我就会放了它。”小鱼的妈妈想了一会儿,说:“你想吃掉我的孩子。”小猫兴高采烈地说:“我如果将孩子还给你,你就说错了,所以我现在要将小鱼吃掉。”小鱼的妈妈立即说:“如果你想吃掉我的孩子,就表示刚才我猜对了。你就该信守承诺将孩子还给我。”小猫被小鱼妈妈的话弄得糊里糊涂,只好松了口,小鱼的妈妈便带着小鱼离开了。
父母引导孩子从故事中看出小鱼妈妈的聪明,她利用小猫和小鱼思考前提的不同,抓住小猫逻辑思考上的漏洞,救出了自己的孩子。这类故事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
独立思考的品质在人的一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善于发现问题,能够通过思考、分析找到答案,才会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而孩子长大后,因为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品质,他的视角会比别人宽广,思维也会更加缜密。因此,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将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机遇,更容易拥有成功的生活和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