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在线
家纺在线
家纺在线 > 家纺资讯 > 艺达:从“做外贸”到“做品牌”

艺达:从“做外贸”到“做品牌”

艺达家纺 

大门开了,但门槛更高,这是人们对目前中国企业贸易环境的概括;其实不仅门槛高,变数也多了,对企业经营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年保护期行将结束,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国内市场的角力行将融

为一体,如何理性应对这些变化?记者通过调查采访,写成这组报道,希望这些企业的做法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记者王爽通讯员王汝辉车田民报道

本报济南讯一个原来产品100%出口的企业,现在却一记“回马枪”,将销售的触角探向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也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实施这一转型的是山东艺达家纺有限公司。

公司党委副书记张鹏超向记者细述转型后的变化:国内销售收入现已占到企业总收入的三成。今年1―7月份,企业自营出口5000万美元,内销1亿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70%。

记者了解到,2002年以前,艺达家纺年出口额超过千万美元,是我省首屈一指的家纺出口大户。当时的出口市场主要是欧盟,其抽纱制品占德国50%以上的市场份额。

2003年,国际市场上纺织品贸易环境趋紧,“欧美设限、配额之争……这几年就没消停过。”张鹏超感慨地说。

变化的契机,是他们在文登开办的一家家纺专卖店,一年销售收入竟突破了600万元。

公司董事长王金广当即派人从民政部门拿来数据,匡算结果,仅文登一个市,床上用品至少有600万元的消费空间。全国2000多个县(市),市场空间可想而知。

随后“艺达”在国内、省内铺开了专卖店,截至目前设立了400多家。

2004年7月,艺达在定陶投资1.8亿元建设艺达家纺工业园,成立了艺达棉纺、利友床品等公司,总投资突破10亿元。张鹏超说,“艺达要以菏泽为桥头堡,目标是占领中原,辐射全国。”

他说,内销利润比出口多了两三倍。但更重要的是,企业从“做外贸”转向“做品牌”。2005年,“艺达”进入“中国名牌”行列。

出口产品也改变贴牌出口的老路,用“艺达”品牌出口已达30%。今年6月,艺达成为我省首批49个出口名牌之一。

“特保”措施与纺织品出口

2004年,美国对中国产11种袜类产品采取特别限制措施,欧盟对我出口化纤布实施

措施,2005年,因欧美对纺织品特保、设限等带来的直接、间接影响,造成我纺织行业的损失约为170亿元,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因此退出原有市场。

实施《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暂行》,中国纺织品出口由此步入主动配额时代。2006年,国内相关企业开始以业绩分配和招标的方式获得对欧美市场出口许可数量。

在愈见愈多、花样翻新的贸易摩擦中,中国企业开始明白一个道理――国际市场的扩容速度“有限”,企业的发展应该有广阔的视角和更高的目标。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