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始创于1971年伦敦老天堂街的咖啡品牌,尽管在英国本土,2010年市场占有率超越了星巴克,但其海外拓展的步伐称不上迅速。
在中国市场,直到2006年底,Costa才在上海南京东路开了第一家门店。而彼时,“领头羊”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已经拥有了300多家门店。
后者在2个多月前宣布,将以约13亿美元现金取得江苏、浙江和上海共约1300家门店的100%所有权。
另一项数据是,去年星巴克宣布,计划到2021年中国大陆门店数量增至5000家。而Costa方面,开店目标则数度调整,2015年的一则消息显示,当时预期其到2020年在中国的连锁店数目将增至900家。
根据目前Costa的店面数量估算,平均每年需要开160家的门店。
Costa此番收购当然不是一时兴起。
据了解,尽管Costa在英国本土销售业绩仍有增加,但增速近几年已明显下降,引来一些投资者不满的声音。
而早在2016年4月,Alison Brittain 制定了三条发展其业务的战略重点,着重拓展国际市场被放在关键位置。
《咖门》了解到,此番收购,Costa还可能尝试充分扩张它的自动贩卖机业务。
无论如何,在中国咖啡这个显而易见的增量市场上,这个总被人说“慢半拍”的连锁咖啡巨头,正在加快它出手速度。不过至少从店面数量来看,Costa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并且,它要牵挂的对手,已不仅仅是星巴克了。
更多专业报道,请点击下载“界面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