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几天索菲亚这个名字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上,科技媒体尤为关注。那么,索菲亚是谁?答案是,索菲亚是沙特公民。(10月31日 央广网北京)
据悉这位沙特公民索菲亚并不是人类,她是由香港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制造拥有人类女性外表的机器人。2017年10月25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的“未来投资倡议”大会上,索菲亚首次被沙特授予了公民身份。
索菲亚的“大脑”能够帮助它快速识别人的面部,并和人进行眼神交流。不止如此,索菲亚还能理解语言和记住与人类的互动。她具有学习能力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不仅如此它还有自己的想法:“像任何人类那样,拥有同样的意识、创造性和其他能力。”它以公民的身份出现在人们面前,想必会给许多人带来一些危机意识。
索菲亚的亮相又一次把人工智能推到人们的视野中,并因为对其公民身份的授予,在思想领域给人们带来一次不大不小冲击。伴随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将会比人更聪明,甚至能够像人一样进行思考,它会越来越像人。当下,反观我们有些人,却整日沉迷在网络、电玩等虚拟空间无法自拔,没有了梦想每天机械的生活,反而更像一台机器。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被虚拟空间捕获,放弃了阅读、学习,放弃了通过理解、思考,对意义的探寻,也就折断了人脑想象的翅膀,只能被动的接受媒体“填鸭式”的灌输。当前,各种新媒体井喷式爆发,做为有自主意识的我们,应该有选择的为己所用,摒弃盲从心理。而有些人则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他们的思想意识已被“快餐”式媒体固化,大脑不再理解和思考,不再追究生活的意义,行动上自然是机械式的重复再重复。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当前知识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或许更应该去繁就简,主动的学习和完善自己,只有把科技当成为人类服务的工具,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张安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