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在线
家纺在线
家纺在线 > 家纺资讯 > 一抹古色寄乡愁

一抹古色寄乡愁

古色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木樨开怀,海棠依旧,秋枝曳曳,花香浮动。雨过新晴,阳光慢慢地攀窗而入,清风伴着熟悉的桂香送来清晨的祝福,猛地深吸一口,仿佛心肺都变得澄澈。

天只有微微亮,各家的雄鸡就开起了演唱会,此起彼伏的鸡鸣声唤醒了村庄,池塘里的残荷叶还沾着几滴露水,村头的百年古樟在沙沙的落叶声中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秋日清晨连空气都是满溢着甜味的,田畈里堆起形态各异的稻秆垛,丰收后的田野就是一幅浓浓的暖色调油画。

卖豆腐的老涂和卖猪肉的老汪骑着电动三轮车走村串户地吆喝起来,邻居胡阿婆早早起床,口中发出“啁啁啁”的呼唤声,把鸭子赶到小溪里,水渠里来了几位早起洗衣裳的浣纱女,如果这时候爬到村后的云岩山上,还能望见袅袅炊烟在白墙青瓦间徐徐升起,古村的一切都是如此静谧和安详。

小朋友都是喜爱“回笼觉”的,这点动静还不足以打扰到贪睡者。小时候只要一赖床,爷爷就会掀起我的被子,帮我披上外套,把我拉出来吃早饭,饭桌上他同我讲起“三早抵一工,月亮当灯笼”的那个年代,连带那些质朴的谚语\u00A0“只有懒人,没有懒田”“猪睡长肉,人睡卖屋”“懒牛屎尿多,懒汉明朝多”,他说读书和种田一个道理,双休日也不能松懈,还要反复唠叨不吃早饭对身体的坏处。在“晴耕雨读,日耕夜读”的传统耕读文化圈里,日高五丈犹拥被是要遭人鄙视的。

村庄是傍水而建的,溪滩成了孩子们的天然游乐场。晨起的小伙伴们吃好早饭,总是三五成群地相约在此地嬉戏玩耍。捕鱼捉蟹是最流行的活动,螃蟹喜欢藏在石头缝里,小石头翻遍了,就找来木棍,几个人齐心协力撬动大石块,期待有更大的收获。当然螃蟹都练成了自卫本领,行动矫捷迅速,我们常常猛地扑过去,用手掌盖住这些小家伙,没有网兜等专业工具,手指经常被蟹钳夹得起泡。现在想来,虽然已经忘记了油炸河蟹的滋味,但和发小们一起捕鱼捉蟹的趣味却依然回味无穷。

古历九月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民众狂欢季。水田里稻谷已经收割完毕了,旱田里的番薯也差不多在霜降前后挖出。为了庆祝丰收和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村里会组织迎神赛会,同时请来草台班演出庙会戏,企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其场面正如鲁迅笔下的五猖会和社戏。迎神的队伍有扭秧歌、三十六行、十八狐狸、莲花落,近年来又增加了时兴的军鼓队、广场舞和旗袍秀。叠罗汉是迎神游行活动的重头戏,大家各显神通,叠成各种形状,如牌坊、荷花、花篮、井、桥等,按顺时针旋转数圈,孩子们会打扮成戏曲中的人物被举到最高层。也许在文化生活匮乏的古代,正是这些活动能使得先民们得到压力、情绪的释放和身心的愉悦。

锣鼓响,脚底痒。演大戏的乡村夜晚是沸腾的,孩子们会趴在祠堂戏台前,下巴托在台板上,俗称“啃台”。记忆最深刻的是《辕门斩子》,领完元帅将令的焦赞和孟良在转身时候会故意弯下身子用胡子和孩子们逗乐,有些胆小的孩子竟然会被吓哭,够不着戏台的孩子们则安静地坐在长辈的膝盖上,看着台上演出人间百态,由于看不懂戏文,不知不觉就会在爷爷奶奶的怀抱里进入梦乡,台上依旧在刀光剑影,台下的我却早已梦游天姥了,迎接下一个黎明的到来。

又是一年秋风劲,不是春光,恰似春光。这片寄托乡愁的山水画廊迈进了新时代,善良质朴的农民踏上了新征程,青山绿水、人文厚重,东瓯潮涌、气韵沉雄,相信乡村新的黎明一定会奏出更加曼妙的乐章。

浙江平湖市局(分公司)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