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新疆各族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奋力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光明的前景。
12月4日起,天山网开设“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专栏,多路记者深入基层蹲点采访,从民生改善、民族团结、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基层基础、改革发展六个方面展现新时代下,新疆各族群众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
天山网阿克苏讯(记者刘杰 尼加提 · 尼牙孜摄影报道)“我来这里已经两年了,现在每个月能拿四千多元的工资。这里各方面条件都很好,我很喜欢。”说起自己的工作,“洁丽雅”新疆新越丝路有限公司员工阿丽耶姆 · 玉苏普充满了幸福感。
南疆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作为浙江省产业援疆重点项目,“洁丽雅”新疆新越丝路有限公司决定把60%以上岗位提供给少数民族,组织员工开展培训,编译教材,并为他们提供免费住宿,给少数民族员工一个温暖的家。
12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阿拉尔市的“洁丽雅”新疆新越丝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洁丽雅”),实地感受了民族融合的浓厚氛围。
培训帮带让员工留下来
阿丽耶姆是“洁丽雅”整理2车间A区组长,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指导玛依热 · 凯依赛尔操作设备。
阿丽耶姆 · 玉苏普指导玛依热 · 凯依赛尔操作设备。
“玛依热第一天上班,先带她熟悉下工作流程。”阿丽耶姆边说边做着示范。
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长为负责200多人的区域组长,阿丽耶姆用了不到两年时间。
2015年7月,就读于乌什县职业技术学校的阿丽耶姆,在学校的安排下,来到“洁丽雅”实习。
“公司对我进行了培训,后来把我安排到整理2车间。刚到车间什么都不会,师傅李佳恩手把手教我。”阿丽耶姆说,起初,她因为手生,经常别人下班了她还在工作,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师傅都带着她做。
在李佳恩眼里,阿丽耶姆认真好学,在同一批员工中进步很快。
凭借个人的努力,阿丽耶姆连续多次被评为生产标兵,快速成长为车间骨干,并逐渐带起了新人。
“我们的工作就是分毛巾、装毛巾,检查毛巾有没有缺陷,工作不累。玛依热和我一个村,她听说这里上班环境好就来了。”阿丽耶姆说,在这工作她感到很温暖,她要好好干下去,供妹妹上大学。
免费宿舍让员工有个“家”
努尔比也木 · 麦麦提和丈夫艾孜买提 · 艾尔肯来自阿瓦提县阿瓦提镇,来“洁丽雅”之前,努尔比也木在阿瓦提县一家书店工作,丈夫在县城一家食堂打工,两人工作还算稳定。
艾孜买提 · 艾尔肯在车间整理毛巾。
今年8月,夫妻二人从当地干部那里得知“洁丽雅”招聘员工,两人便动了心思。
“他们说这里工作环境好,多劳多得。夫妻来还给提供单间,孩子也可以在这里上幼儿园。”努尔比也木说,在和家人商量后,她和丈夫辞去了工作,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洁丽雅”。
刚到“洁丽雅”,夫妻二人便被优越的环境吸引。
“工作区域干净整洁,上班有统一的制服。宿舍免费居住,还有卫生间和厨房。”努尔比也木说,最让她满意的是,厂区配有幼儿园,完全不用担心孩子。
“在这工作收入也比以前高,给员工缴纳社保,每天还有8到12元的伙食补助。”艾孜买提接过了话茬,以前他们两口子每个月收入4千元左右,在这里每个月能拿6千多元。
“现在一家三口都在这里,我也就安心了。我们打算在这长干下去。”艾孜买提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完善娱乐设施让员工心在企业
突破、起跳、投篮……完成一连串的动作后,玉苏甫江 · 吐尔洪娴熟地把球送进了篮筐。
打篮球已成为玉苏甫江的一个习惯,只要有时间,他就会来员工活动中心,和同伴打一场篮球。
玉苏甫江虽然只有21岁,但已是“洁丽雅”的老员工了。
2015年,“洁丽雅”开始招收少数民族员工,经朋友介绍,玉苏甫江来到“洁丽雅”,成为漂染车间的一名员工。
玉苏甫江发现,厂区内不仅有食堂,还有室内员工活动中心,配置高清LED电影放映设施、便利超市和医务室等各种服务设施,这让喜欢娱乐活动的玉素甫江安下了心。
“车间经常组织我们开展唱歌比赛和篮球比赛,既丰富了业余生活,也加深了员工之间的感情。”玉苏甫江说,现在他能拿4千多元的工资,每个月给家里寄一千,自己存一千,剩下留作零花。他打算一直干下去,攒钱结婚。
“洁丽雅”新疆新越丝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洁丽雅”把以“爱”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带到南疆,通过开展针对性培训,设立“少数民族员工职业培训中心”,对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并在企业内部开展帮带活动。企业针对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喜欢活动的特点,建设了8700平方米的室内员工活动中心以及8000平方米的品牌文化汇展中心,组织员工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给员工归属感和自豪感,确保招得来,留得住。截至目前,共招录少数民族员工1800余名,已占员工总数的70%。
“是‘洁丽雅’培养了我,我喜欢这里。”采访中,来自库车县阿格乡康村的努尔妈尼古丽 · 玉山表达着自己最真实的感情。
努尔妈尼古丽初中毕业后,在家里的小商店帮忙,2016年,经朋友介绍来到“洁丽雅”工作,仅半年的时间,便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一名分管200多人的区域组长。她说,是“洁丽雅”培养了她,给她提供了平台,如果不是“洁丽雅”,她可能早就在家结婚生子,一辈子生活在农村。
一家责任企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爱你就是爱自己”,在“洁丽雅”文化汇展区墙面上,这句话格外醒目。“洁丽雅”不强调让员工为企业带来多少利润,它们秉承“以情系人、以爱留人”的企业文化,更注重对员工的培养和发展。
“洁丽雅”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员工的文化生活习惯,多方面落实各项服务保障措施。不仅解决了周边地区乡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了村民收入,还在用自身的企业文化,改变着员工的思想,激发了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使员工以厂为家。
员工依赖于“洁丽雅”,因为这是属于他们的平台,“洁丽雅”尊重员工,因为这是他们真正的内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