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炉窑火点旺十方堂乡村振兴新局——
“邛三彩”走出展厅活起来
“何大师,新年好!”正月初二一大早,何平扬的家里就来了挑选邛窑茶具的游客。
何平扬的家也是他的工作室,就在邛崃老城区。客人一进门,便看见大大小小的邛窑作品摆满了柜架。“最近几年,邛窑名气越来越大,来买邛窑瓷器送礼的人也越来越多。”何平扬感叹,有近千年历史的邛窑终于迎来复兴时刻。
邛窑始烧于东晋,盛于唐五代,衰于南宋,元代断烧,是目前中国最早使用高温彩釉技术的古老名窑,其“邛三彩”声名直追“唐三彩”。
今年65岁的何平扬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邛窑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是现存最后一位能用古法配釉烧制邛窑产品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说起邛窑复兴,何平扬激动不已,近来当地密集动作,更是让他无比憧憬未来:
1月,邛崃市引入云南一集团投资100亿元打造临邛文博创意产业示范区项目。核心保护区的邛窑遗址公园将作为“文化之根”进行本体保护。核心区外,将发展彩瓷文化体验、文创设计研发、文博休闲旅游为主导的文创产业生态圈。
2月5日,邛窑遗址内升起一团熊熊火焰,新建的文君窑在当天举行了柴烧点火仪式。当天,来自中、美、韩三国的30余位陶艺家见证了千年窑火重燃这个重要时刻。
再过两个月,何平扬的工作室将搬进邛窑遗址公园,在一间4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里,将有4个小型窑炉,可一边创作,一边展示作品。
邛窑的薪火相传,也赋予了乡村振兴新的内涵。邛窑遗址公园所在的十方堂村,本是一处不起眼的小村落,如今变成成都临邛文博创意产业示范区的核心区,未来这片区域还将成为城市的“会客厅”和文化产业的“孵化器”。
“邛窑将不再是陈列在博物馆中的展品,通过发展现代文创产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让遗址成为一个可欣赏、可参观、可学习的地方,真正让文物活起来。”邛崃市文旅局副局长叶峰介绍。
“茶壶、香薰炉是最受消费者喜欢的。”何平扬的工作室内摆放着茶壶、茶杯、香薰炉、花瓶等工艺品,釉色多变,造型精美。他向记者介绍,一套茶具价格在1000-3000元不等,虽然价格并不便宜,但春节前已经卖出10多套,春节期间生意更是不错。眼下,何平扬最盼望的就是有更多人能够学习这门技艺,等工作室搬到邛窑遗址公园后,他还要招10个徒弟。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邛崃市政府提出“一站四中心”的文创产业发展计划,依托邛窑遗址,建立邛窑国际大师工作站、国际南丝路文化交流中心、邛窑文创研发中心、邛窑师徒制文创培训中心、临邛古代产业考古中心,通过实施国内外大师驻留计划、举办国际性展览和论坛交流、进行邛窑系列文创产品研发等方式,打造文创产业高地。如今,1个大师团队、25位知名大师和5家社会机构已入驻临邛文博创意产业示范区。
近日,邛崃市十方堂师徒制文创培训学校注册成立,并将于近期启动招生。“我们已经与川内的一些文化艺术院校建立合作,通过开设师徒班、培训班、兴趣班、十方讲堂,联合培养新匠人、新创客。”叶峰说,未来要让更多人靠邛窑文创产业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