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在线
家纺在线
家纺在线 > 家纺资讯 > “精准定制,彻底净蓝”蓝耳病防治计划

“精准定制,彻底净蓝”蓝耳病防治计划

净蓝 

\u00A0猪蓝耳病又名猪繁殖呼吸综合征( Porcine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缩写PRRS)。河南省于1995年发现该病。经动物疫病防控机构鉴别, 我国猪群的蓝耳病病原为美洲型病毒, 俗称普通蓝耳病; 2006 年夏季在许多省份流行的“猪高热病”,仍然是美洲型病毒所致, 但发现病毒结构有变化, 并因其在临床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很快发生流行、死亡率高(30%~70%)的特征, 将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俗称变异株蓝耳病。近年来因蓝耳病引起的母猪生产力下降、呼吸道综合征、仔猪腹泻、猪瘟免疫失败等现象非常严重,给养殖业带来很大困扰,许多规模猪场对蓝耳病束手无策。

中农兽医哈兽研专家组根据几十年的实验室检测和临床经验针对蓝耳病最近几年的流行特点总结出一套对蓝耳病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希望能够对因蓝耳病造成困扰的规模养殖场有一定的帮助。

1、导致母猪生产力下降(流产死胎),仔猪感染后成活率降低

蓝耳病导致母猪的繁殖障碍包括迟发情,不发情,返情,妊娠后流产、早产、产弱仔、死胎、木乃伊,无乳综合症,子宫炎症,增加后备母猪二胎综合征发生概率。仔猪感染蓝耳病后出现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和犬坐姿势、腹泻、渐行性消瘦、眼睑水肿、体表皮肤发紫。断奶前后死亡率极高,可达80%以上,甚至100%。

2、蓝耳病和肺炎支原体是呼吸道综合征的主要元凶

蓝耳病在呼吸道综合征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氨气浓度过高,转群、温差过大、喘气病等因素造成呼吸道系统的第一屏障受损害,此种情况下蓝耳病阳性场易发生蓝耳疾病,蓝耳病毒破坏肺部巨噬细胞,导致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等细菌疾病继发性感染最终导致猪只死亡。所以防治好蓝耳病是防治呼吸道综合征的重中之重。\u00A0

3、导致免疫抑制造成疫苗免疫失败

近期在很多猪场发生猪瘟免疫不全,导致产房仔猪和保育猪发生温和型猪瘟,由于症状不典型凭临床和经验诊断易造成误诊,经实验室检测这些猪场猪瘟免疫不全与蓝耳病毒造成的免疫抑制有很大关系,其中包括许多蓝耳病阳性稳定场,所以蓝耳病阳性稳定场也要定期进行蓝耳病的监测和防控。

二、蓝耳病难控制的原因

1、疫苗效果不佳的原因

(1)病毒的变异性:

蓝耳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变异率较高,同一基因型的PRRSV分离毒株之间存在明显的序列差异,特别是在基因组ORF1a的nsplb和nsp2,ORF3和ORF5的变异性很大。不同毒株之间出现基因重组,活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重组,一个猪场、一个猪群同时存在经典蓝耳病病毒与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一种疫苗很难将现存的所有毒株包含。

(2)病毒逃避免疫监视:

蓝耳病病毒氨基酸第N44糖链与其前一个N糖链之间正好是病毒的中和表位,由于存在空间位阻作用而影响中和抗体对中和表位的有效识别,从而降低了中和抗体的中和作用,使蓝耳病病毒能够逃避机体的清除作用与免疫保护,致使病毒在猪群中长期存在,带毒达2~3年之久,呈现持续性感染,长期向外排毒。

(3)病毒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即当体液抗体不足时,蓝耳病病毒在细胞上复制病毒的能力反而增强。产生的中和抗体不足或中和抗体下降到一定临界值时,不但不能干扰病毒复制,反而促进PRRSV的增殖与复制。

2、支原体大大增加了蓝耳病的发病率

支原体感染后呼吸道上皮的纤毛受损,破坏了机体的第一道防线,使得蓝耳病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

3、难制定统一的防控方案

根据抗体检测和临床诊断可分为:

(2)蓝耳阳性稳定场

(3)蓝耳阳性不稳定场

(4)蓝耳病疫情爆发场

不同猪场应采取的防治方案不同,只凭经验进行防治如果方案不对应不但增加了防治费用,而且很难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三、控制蓝耳病主要关键点

1、蓝耳病的发病机理

蓝耳病感染后首先在局部的易感巨噬细胞中复制,然后迅速向全身淋巴组织和肺扩散,其中猪肺泡巨噬细胞最为敏感。猪感染蓝耳病病毒后,主要影响肺泡巨噬细胞的功能,表现为肺泡巨噬细胞数量减少,吞噬、杀菌活性下降,分泌功能受到抑制,抗原加工、递呈能力减弱等,直接造成感染细胞凋亡和附近大量非感染细胞凋亡,从而形成严重的免疫抑制。

2、控制蓝耳病关键点

控制蓝耳病主要控制蓝耳病毒的复制和保护巨噬细胞免受蓝耳病毒的损害,恢复已经损害的巨噬细胞的功能,并防止支原体对呼吸系统的损害。蓝耳阳性稳定场主要控制蓝耳病毒的复制通过一定的时间对蓝耳病进行净化,降低蓝耳病毒的免疫抑制;蓝耳阳性不稳定场和疫情爆发场在控制蓝耳病毒复制的同时还要降低蓝耳病毒对巨噬细胞的破坏,恢复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吞噬能力并对发病猪要控制继发感染。对疫情爆发场在治疗的同时要对猪场母猪群进行三个月的连续净化。

四、控制蓝耳病一定要通过检测制定精准方案

经过两年的临床实践和实验室诊断,总结出根据不同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所需要的相应的精准防治方案:

1、蓝耳病毒阳性稳定场

蓝耳抗体S/P值仔猪在0.4-1.5之间超过1.5的小于10%,育肥猪和母猪蓝耳抗体S/P值在2.0-2.5之间大于2.5的小于10%,此种猪场控制蓝耳的最佳方案是母猪产前7天至产后7天试用病毒复制阻断剂+替乐欣(包被替米考星),仔猪转保育后连用7天病毒阻断剂进行保健。

2、蓝耳阳性不稳定场

蓝耳抗体S/P值仔猪超过1.5的大于10%,育肥猪和母猪抗体S/P值大于2.5的小于10%,此种猪场保育猪易发生呼吸道疾病,但母猪因蓝耳病造成的流产和死胎较少,此种猪场控制蓝耳的最佳方案母猪产前7天至产后7天用病毒复制阻断剂+替乐欣(包被替米考星)做保健,仔猪转保育后病毒复制阻断剂连用7天,替米考星连用14天进行保健,对发病后期的猪群进行淘汰,中期和前期的用病毒复制阻断剂+替米考星治疗。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对猪群进行保肝护肾,根据细菌感染程度选择相应的抗生素配合使用。

蓝耳抗体S/P值仔猪超过1.5的大于10%,育肥猪和母猪抗体S/P值大于2.5的大于10%,此种猪场保育猪易发生呼吸道疾病,母猪因蓝耳病造成的流产和死胎严重,此种猪场控制蓝耳的最佳方案母猪全群用病毒复制阻断剂+替米考星每月连续使用14天进行净化,净化之后母猪产前7天至产后7天用病毒复制阻断剂做保健,仔猪转保育后病毒复制阻断剂连用7天,替米考星连用14天进行保健,对发病猪群后期的进行淘汰,中期和前期的用病毒复制阻断剂+替米考星+相应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猪群一定要保肝护肾和添加提高免疫力的营养素,否则治疗效果欠佳。

五、病毒复制阻断剂和替乐欣(替米考星)防治蓝耳病的作用机理

1、病毒复制阻断剂的作用机理

病毒复制阻断剂 (Cordycepin) 具有抗病毒活性,它是一种重要的核苷抗代谢物,结构与腺苷相似,替代腺苷参予了病毒代谢过程,抑制 mRNA 腺嘌呤尾部延长,病毒复制阻断剂 5’-三磷酸连至 mRNA 3’ 端,因缺少 3’-OH 而导致了 mRNA 无法延伸,使得 mRNA 无法成熟,所以能抑制病毒中 mRNA 后转译作用,是嘌呤再生合成抑制剂,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

2、替乐欣的作用机理

(1)A.替乐欣(替米考星)在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具有高度的靶向聚集性。替米考星在肺脏中的浓度是血清中浓度的10倍以上,在嗜中性粒细胞中的浓度是血清中浓度的40倍以上,在巨噬细胞内的浓度是细胞外浓度的50~75倍。B.当替米考星进入体内后,会迅速聚集于肺部的巨噬细胞内。通过替米考星创造的碱性环境使蓝耳病毒不能与次级小体融合而释放RNA从而阻断了蓝耳病毒的复制。替乐欣为肠溶包被所创造的碱性环境更为突出。C.替米考星增强巨噬细胞溶菌酶的产生量,从而增强巨噬细胞将蓝耳病毒杀死的能力。

(2) 替米考星诱导嗜中性粒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PCD),减少嗜中性粒细胞坏死所造成的组织破坏,具有抗炎特性。

3、替米考星是抑制支原体的最佳药物之一

替米考星和泰妙菌素在兽用抗生素中是抑制支原体最敏感的药物。

六、病毒复制阻断剂、替乐欣抗蓝耳病毒实验室数据

1、病毒复制阻断剂抗蓝耳病毒实验数据

病毒阻断剂在4 μg/mL、7 μg/mL和10 μg/mL时对病毒活化巨噬细胞的保护能力效果最佳,可降低猪肺泡巨噬细胞伪足化的现象。

在模拟试验中,不论经 PRRSV 感染或二次性细菌感染,病毒阻断剂都可显著的降低 TNF-α、IL-1β之 mRNA 表现量,并可抑制病毒的复制,病毒阻断剂可有效的预防猪只因 PRRSV 和二次性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发炎反应。

2、替乐欣抑制蓝耳病毒的实验照片

替乐欣能有效抑制蓝耳病的复制,在细胞内增加溶酶体的产生加强巨噬细胞杀灭蓝耳病毒的能力。

案例:蓝耳病阳性不稳定场所发生的保育猪呼吸道综合征

背景:2013年11月河南一规模猪场(母猪存栏1000头),仔猪从产床转入保育20天左右陆续开始发病,高烧、扎堆、被毛粗乱,猪群咳嗽和腹式呼吸,死亡最高峰一天死亡仔猪80头以上。

诊断:将发病较严重仔猪解剖后,胸腔和腹腔积水和纤维素性渗出严重,肺尖叶对称性实变,肺部淤血、肿大,脾脏边缘有坏死灶,肝脏、肾脏肿大,采血经ELISA检测猪瘟抗体、蓝耳抗体阳性率都在80%,猪瘟抗体保护率较高,蓝耳野毒感染较严重,伪狂犬全部为阴性;经PCR检测蓝耳抗原三例均为阳性,肺部做病理切片观察肺部间质增宽,显微镜下菌检主要为副猪嗜血杆菌。最终诊断为因猪群密度和猪舍氨气浓度大造成仔猪感染支原体导致蓝耳病的发生最终继发副猪嗜血杆菌。

方案:降低猪群密度,做好通风工作,把无治疗价值的猪只淘汰,将有治疗价值的发病猪只挑出后饲喂,喂料方式改为湿拌料,饮水中加入葡萄糖+排毒增免营养液连用7天提高猪群抵抗力保肝护肾提高药效,饲料中加入病毒复制阻断剂+替乐欣(替米考星)连用14天降低蓝耳病对猪群的危害,多西环素、阿克酚(阿莫西林)和氧氟沙星交替使用连用9天,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的继发感染。母猪全群用病毒复制阻断酶+替乐欣(替米考星)进行保健净化蓝耳病毒,仔猪转群后全程添加核生肽提高仔猪的免疫力。

结果:方案使用3天后仔猪死亡率开始降低,10天后仔猪死亡每天在3头以内,15天后猪群趋于稳定,使用病毒复制阻断剂+替乐欣净化三个月后随机采母猪和仔猪血清各40份进行抗体检测蓝耳野毒感染率降低到5%以下,至今该场无爆发过群发性呼吸道综合征。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微博: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