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天猫双十一首度尝试O2O策略之后,阿里巴巴还在继续向传统零售渗透。双十一之后,阿里巴巴试图结盟更多线下商户探索O2O模式,其对微信O2O的攻防心态也表现得更加明显。在阿里巴巴最新的O2O尝试中,微淘成为其连接线上、线下的关键点。
歌莉娅等品牌成阿里O2O先锋队
最早展开此类尝试的歌莉娅和GXG无疑已经成为阿里巴巴O2O的先锋队员。据了解,在10月份,GXG就在线下精选出全国各地58家线下门店一起互动,在店铺门口摆放微淘活动宣传资料,推广微淘的互动抽奖活动,完成微淘粉丝的原始积累。
根据阿里巴巴方面提供的数据,该活动期间,GXG微淘粉丝最高日增长数达10万,微淘日访问量最高达到76.44万。目前,GXG的官方微淘账号粉丝已达到29.8万。
不过,阿里巴巴的O2O并非仅仅是将线下客流引到线上这么简单。无论是微淘拉粉丝,还是双十一的O2O,都只是阿里巴巴循序渐进对线下零售市场的试探和摸底,更加是对咄咄逼人的微信进行提前防御。
杭州成阿里线下O2O试点
12月,微淘联合杭州地区近百家门店参与到线上线下的活动,借助淘宝的营销优势为实体店带去千万级的流量。淘宝微淘此次主要围绕圣诞节和元旦完成跨年营销和双线资源的整合。针对有线下门店、在淘宝开设线上店的商户,淘宝将在手机淘宝和淘宝网上同步举办微淘千店狂欢活动,为卖家的微淘账户提供流量,卖家可以直接通过账户销售在线商品或发送红包或优惠券。
其具体的操作,主要是商家在微淘后台的账户设置中,获取二维码,并按照要求在店铺内张贴或摆放海报。届时,消费者在线下扫二维码,商家则提供优惠小奖品或打折优惠,以这种有奖关注的形式帮助店铺的账号账号快速增粉,扩大客户流量群;另一方面,线上微淘账号内活动提供优惠现金券奖励。
线上线下联动O2O还需完善
从2012年O2O的概念出现开始,到现在O2O已经开始走向了实际的应用。但这个过程中要完整实现并不容易,O2O在2014年即将实现三个核心突破点,从而真正实现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传统企业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有传统企业向上融合的努力,更重要的是线上电商企业向下的融合。
一、支付手段的统一
无论在那个行业,一直以来线上和线下的支付手段都是分离的。支付手段无法统一,O2O的线上线下融合就无法真正建立。于是像支付宝这样的在线支付工具着手开发支付宝POS,并希望渗透到线下的品牌商家,从而实现支付手段的统一,达到货款的统一管理。只是很遗憾,这种做法仍然侵害到商业地产商和银联的利益被强烈抵制。
二、库存的同步
这个突破点是建立在支付手段的统一上。现在线下实体店每销售一件商品通过POS和ERP或WMS管理系统,可以自动扣减库存。线上每销售一件商品也可以同样做到这一点,但是这两者并没有高效的融合,因为不仅线下渠道多样化,线上的销售平台和方式也呈现多样化。这样一来就增加了各个渠道和平台在系统对接的难度、高成本、准确度和及时性,所以到目前为止库存同步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最终就是实体店退回变成库存,电商部分自建仓库又是一堆存货。
三、消费者的统一
如何识别线下购物的人和回到家通过电脑、Pad、手机购物的是同一个人,这或许是许多商家很想知道的,因为这样一来才能做到真正的精准营销和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会员服务,只是在现在的环境下,线下是无法轻易地让消费者提供其可供准确识别的信息,例如真实姓名、手机号或网络ID(微博微信号),更别提家庭或单位地址了。而这些信息在网上却很容易获取,如何进行突破?单纯用促销激励政策或许对一部分消费者有效,但是对于所有消费者这部分想要统一几乎不太可能。
小编:其实O2O模式,早在团购网站兴起时就已经开始出现,只不过消费者更熟知团购的概念,在2013年南京电动车展会上O2P模式横空出世,以平板展现网上商城,门店作为配送网点的形式形成一个巨大的本地化电商平台,以此很大程度O2P模式就是本地化的O2O模式。其实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这种模式也还未能够称之为“成熟”。但企业却都已有自己想要的发展方向,不可否认的是2014年,一定是O2O模式稳定发展并大放异彩的一年。
- 评论文章
- 加盟咨询
对此页面内容评分及收藏
评分: | |
微博: |
|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