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家纺质量问题频现,在各大媒体曝光的检验资料中可看出产品检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染色牢度、水洗尺寸变化率、纤维含量等指标不合格问题,甚至许多知名企业名单也在其中,看得广大消费者胆战心惊。作为与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家纺产品的质量问题也应当引起生产企业的格外重视。在这个阶段,企业、行业尤其要重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体验,因为这是品牌立足之本,是企业生存之根。
2013家纺缘何频现质量门
如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日益提高,对家纺的设计和品质也在同步提升。然而,随着家纺市场巨大的消费潜能的逐渐释放,本该是家纺企业迎来春天的时候。但是,从2013年8月和9月消协发布的床上用品检测报告来看,部分企业却是“好事多磨”,这些产品往往款式很漂亮,但一经洗水便掉色、缩水全走样。有更甚者布料的成分、含量、pH值均不合格,可引起皮肤过敏等疾病。去年年底,北京市工商局通报的流通领域床品类商品质量监测结果中,某品牌被检出可致癌物质芳香胺的偶氮染料。
事实上,随着外贸易要求及国内标准的不断提高,逐渐淘汰掉涂料印染,改用活性染料、分散染料或进口染料,对人体更加环保。实际上,芳香胺、甲醛等多出现在染化料和印染助剂中,大多数家纺企业只负责后续的成品加工工序。家纺产品生产的主要流程是:家纺企业设计图案,向印染厂下订单,包括对面料的各项指标要求等,印染厂根据要求采购面料、印染花色,家纺企业对面料送检验收后,经裁剪、缝制、工艺处理等环节制成成品,出厂检验合格后上市销售。后面基本没有产生前述致癌物的因素。
虽然并非在家纺企业的生产线上发生,这并不表示家纺企业可以推卸责任。不管其是到面料厂自购面料,请印染厂印染,还是直接到印染厂采购,家纺企业都应加强前道关口的质量控制和原料检测,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厂。
据了解,根据品类别不同,产品检测项目和费用也不同,一个面料做全套检测要几千块钱,而一个四件套总共才卖一两百元,一些小厂家就省去了检测的环节。很多家纺企业主要渠道是进商场销售,部分商场甚至要求每个批次都出具检测报告,对厂家来说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虚高价格战让消费渐露疲态
3.15消费者维权日虽未到来,但是各商家的3.15促销活动早已进行的如火如荼。为了抢占促销活动先机,各商家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只为能虏获消费者视线。有些企业利用促销活动和消费者玩数字游戏的现象。消费者经常遇到企业标示的买100减30,但是却把商品价格设定在差几块钱达到整百,比如195元、399元等,这样一来没有满百的部分其实并没有享受折扣。每次活动过后企业都会做一个测算,包括此次活动销售额和销售量达到多少,优惠部分占到多大比例等,实际测算结果可能远没有达到企业对外宣传的打折力度。
过低价格的家纺产品除了是创新的营销手段外,不外乎存在各种产品质量不达标的问题。而虚高的价格同样存在弊端,价格还是有个度,不及与过同样是侵害消费者的权益。企业扎堆推出3•15活动,纷纷让利消费者,动机无可厚非,但许多企业往往都采取的是重销售、轻权益的套路,对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宣传与行动甚少,导致315消费者权益日变味。
以心换心圈住消费者每天都是3•15
家纺产品设计固然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方面,但是质量更是重中之重。因为满足消费者的审美是商家的义务,优秀的质量承担了品牌建设的大任。所以说质量是品牌的第一张脸,在没有进行大规模品牌宣传的情况下,产品的品质尤为重要。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质量过不去,最终得到的只会是义无反顾的退货和抱怨。
产品质量问题不管对于家纺企业、品牌、或是加盟店都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反复提及不要让质量毁了所有人。每一个终端、每一个专卖店不仅仅是一个陈列产品的场所,更是品牌圈住消费者心的通途。只有将消费者的心圈住才能做到品牌的长久繁荣,只有为消费者构建一个健康的、和谐的消费和生活体验才能真正让整个家纺行业绿树长青,更希望在家纺行业每天都是315,为每一位消费者的健康做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