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然过去的2013年,对于中国电子商务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继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额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大关之后,在这一年,中国又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商市场。中国有近6亿多网民,是全世界网民最多的国家,这是电商发展最重要的土壤,当然,网购市场规模爆炸式的成长,也得益于整个行业的不断创新。包括京东、阿里在内的众多电商企业,在过去十年中,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网购用户提供全世界最好的网购服务。如京东于2010年首创的“211”限时达服务,已经成为全球电商行业的配送服务标杆,极大地释放了在线购买力,更有今年阿里的余额宝和微淘,还有最新的微信支付,都为2013年的电商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3年度电商大记事
NO.1微信5.0推出微信支付(票数占比46.1%)
NO.2余额宝横空出世(票数占比40.0%)
NO.3家居卖场联合抵制天猫(票数占比25.1%)
NO.4阿里巴巴上市失败(票数占比23.4%)
NO.5淘品牌大并购(票数占比20.3%)
NO.6苏宁实现双线同价(票数占比18.8%)
NO.7顺丰融资80亿(票数占比16.5%)
NO.8京东当当组建服务商联盟(票数占比14.0%)
NO.9打车app遭政府叫停(票数占比13.7%)
NO.10骆驼蝉联双十一类目销售冠军(票数占比13.6%)
NO.11万达电商筹谋多年终上线(票数占比13.4%)
NO.1212306终于推出了app(票数占比11.8%)
NO.13外贸B2C兰亭集势破冰上市(票数占比9.9%)
NO.14海尔接受阿里投资(票数占比9.5%)
移动端胜负未定用户综合体验成重点
随着中国在电商市场完成对美国的超越,早期的超高速增长阶段也将落下帷幕,竞争格局亦在悄然发生变化。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高:在中国B2C市场,前五名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75%;而在自营式B2C市场,京东一家的市场份额就超过了43.9%,超过了第二名到第九名的总和。除了市场份额之外,我们其实还能看到竞争正逐步深入到整个供应链乃至生态。多数电商仅覆盖了供应链体系中的某几个环节。如何与品牌商、制造商、经销商之间协作,提高整体供应链的效率,将决定着企业持久的价格竞争力。
如果说整个行业还存在变数的话,最大的可能来自移动互联网。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网购快速渗透到消费者的生活中,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势头。2013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网购市场同比增长超过200%,在总体网购交易额中占到了8。6%,同比提高了4.2个百分点。
总结过去电商的兴起和发展有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因素,但更根本的是,整个行业始终致力于改变和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电商企业的起与落,都与用户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用户体验提高了,公司的发展就步入快速上升通道;用户体验下降了,公司发展就会遇到瓶颈。
很多人有个误区,那就是把低价当成了电商消费体验的全部。实际上,根据统计,只有不到一半(48%)的网民,是因为价格低才选择在线购物的;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下降。相比而言,产品和服务,越来越成为消费者重视的因素。
革命已然到来
这场正在到来的商业革命,归根到底是由日益崛起的“全渠道消费者”所驱动的。传统零售与电商向全渠道零售转型的过程,是各自呼应全渠道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也是两者各自弥补劣势的过程,最终将达到相互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零售将会出现,但全面铺开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摸索。
当然,我们仍要聚焦于将大幅推动零售变革的移动互联网。随着包括手机、平板在内的移动终端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购市场向移动端渗透的趋势越来越变得不可阻挡。来自移动端的购物需求占据主导地位,只是时间问题。
事实上,电商是一个快速变革和快速更迭的行业,更多的玩家、更多的打法、更多的商业模式和业态,推动电子商务或商务电子化向前迈进。站在2013年和2014年的交界点上,我们无论回顾过去,还是展望未来,都必须时刻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依然是经营的主旨。只要把这些做到完美,一切结果都将是顺理成章的。(以上数据均来自网络)